元宵节舞龙作文500字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元宵节的舞龙吧。

  元宵节舞龙作文范文一:

  “什么是元宵节?”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就是每年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个‘五’呀!”“什么意思呀?”我摸摸脑袋,想不通什么意思。“反正是过节,到时候你就知道啦!”妈妈不耐烦地回答。“是呀,到时候就知道啦!”我自言自语着。

  一天、两天、三天……元宵节这天到了。妈妈对我说:“小宝,今天就是元宵节,你自己好好感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发现,那天最特别的是有舞龙啦!只见街上有几十人举着龙的模型,在一个领头人龙珠的带领下,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舞起来啦,还配上喜庆的音乐。真壮观呀!我发现那些龙还舞到商店里,舞到一些人的家里,听妈妈说这样是能祈福保佑平安的,真好玩呀!

  这样的节日很有我们中国特色,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会记住这个特别的`节日!

  元宵节舞龙作文范文二:

  中华传统文化可真不少:有舞龙耍狮、过年、中国结、对联……今天,我给大家讲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节,古代称为上元,元宵节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汉朝时,朝廷在这一天祭祀道家的太乙天神,从黄昏直到天明,所以晚上能够破例不戒严,准许老百姓观看。张灯庆祝开始于唐朝,这是佛教徒从西方传来的习俗。本来只是十五这一夜,以后增加十四、十六两夜。陈列的灯彩也越来越华巧,花样也越来越繁多。皇家办得更是豪华。唐睿宗时曾在长安宫城多架起一座高20丈得“灯轮”,上面缠着彩色丝绸,装饰金玉,悬挂5万盏灯。唐朝诗人苏味道曾作诗《正月十五夜》,描写当时灯烛通明的热闹场面: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宋代起人们把谜语写出来挂在灯上,猜中得奖。

  元宵节的应食也叫“元宵”,或称“汤圆”。各地汤圆风味不同,但作为团员的象征却是一致的。正如台湾民谚所说:“吃了汤圆好团圆。”让我们期待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那一天早日来到!

  元宵节舞龙作文范文三:

  “来了,来了......” 随着人们的呼唤越来越响,原本就极为拥挤的人群变得更加密集起来,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也难怪,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来五角广场看舞龙呢﹗

  由于人群过于拥挤,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人群前端。稍微把头往前探了些,恰好见到一条巨龙从远处威武地飞来。我定睛一看,巨大的龙头充满了威严,让人莫名地产生一种敬畏之情:龙眼炯炯有神,龙角美丽端庄,龙身绵延不绝,龙鳞闪闪发光,龙尾则巍然挺立,更显一番风采。

  我正欣赏着这美妙绝伦的艺术品,又有一条巨龙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一条板凳龙。一条长龙盘踞在无数板凳上,龙嘴大开,龙眼鼓鼓,龙须随着舞龙人的抖动一颤一颤的,两只龙爪在空中挥舞,显得极为生动。龙很快地向我们飞来,我们看到龙身了。龙身是由各种景物组成的。先是咱们诸暨的各种景观,之后则是十二生肖,随后又是各种神话传说,真是又好看又有用。。

  突然,龙盘旋了起来。长长的龙,盘旋起来竟丝毫不显得杂乱无章。长长的龙身在人群中不断起伏,翻飞舞动,却又井然有序,最后由龙头从人群中带出,才结束了这精彩的表演。

  板凳龙过后,则是各种五花八门的龙。虽略有些落后于前两条龙,却都不失自己的风采。

  舞龙队继续向前前进,人们的笑声,赞叹声,洒满了整个诸暨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作文   字数   500字   1500字   舞龙   元宵节   诸暨   巨龙   上元   台湾   汤圆   板凳   中国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