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密码解读13(转载)

第十三章  劝君莫奏前朝曲   ——创新篇   [写作启示]   把木梳卖给和尚   有家公司招聘营销人员,应聘的人很多。   经理一看这么多人,怎么才能选出合格的人才?想了想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发挥出各位的才能,我出道题考考大家,请大家把木梳卖给和尚,看谁买的多。”   这个题目不好做,出家人剃度为僧,连头发也没有,买木梳有啥用处?大多数人扭头而去,有的甚至不无气愤,这不是有意刁难人嘛!最后只剩下了三位应聘者,他们是小张、小李和小王。   经理说:“给你们十天时间,看谁卖出的木梳最多。”   三位应聘者分头去忙碌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十天,三位都如期回来了。   经理问小张:“卖了多少?”小张只卖了一把。小张说跑得很苦,去了不少寺庙,和尚一把也不要。幸好在归途中碰上了个小和尚,以便晒太阳,以便挠头皮。那头皮又脏又厚,小张连忙递上木梳,和尚一用,满心高兴,买了一把。   小李不等经理问,高兴地说:“我卖了十把。”原来,他去了一座深山古寺,山很高,风很大,许多香客进庙时头发被吹乱了。小李瞅见了机会,找到寺院的主持说:“头发蓬乱,对佛祖不恭敬,应该在各个殿前摆放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头发。”主持听了很高兴,买了十把。   轮到小王汇报了,他不慌不忙的说卖了一千把。连经理也吃惊他怎么卖的?   小王来到一座名寺,朝圣者络绎不绝。小王听说主持是位精通文墨的人,有了主意,便前去拜见。他对主持说:“这么多进香朝拜者,都很虔诚,寺庙应该有所回赠,保佑他们平安吉祥,鼓励他们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书法超群,不妨刻上‘积善梳’几个字作为赠品。”主持听了大喜,当即买了一千把木梳,书写镌刻,还留小王出席了积善梳首赠仪式 。   不用说,小王被聘用了。   写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思路一变,思维的天空便会出现万道霞光!作文成功就会立竿见影。   [密码解读]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尤其是面对“开放型”的话题作文,谁最有创新意识,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谁就能取胜。我们要想写出闪烁着个性光彩、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就需要打破框框,争取“自由”。这种“自由”,包括“精神的自由”和“笔墨的自由”。所谓“精神的自由”,就是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谓“笔墨的自由”,指写作内容是广泛的,不受限制的,文章形式是开放的,不受约束的。   话题作文创新可以从下列四方面入手。   一、选材出新。   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材料不新鲜不富于个性化特征,是不能创意出新的。因而创意话题作文的选材要着眼当代,紧贴现实,坚持只选新的,不选旧的;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只选深刻的,不选肤浅的;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泛的;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总之,要尽量避开常人之所选,慧眼独运,以新制胜。如以“渴望”为话题,不少考生都局限在“渴望减轻学业负担”,“渴望父母理解”等这些狭小的圈子中,如果拓开思路,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就可以“环保”为背景,写“我渴望碧水蓝天”等。要善于从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开掘出不平凡的新意,点化出耐人寻味的内涵。   二、立意出新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使立意充满个性,充满创意,可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多一点对立意“公式”的否定。用蜡烛比喻老师,用蜜蜂象征劳动者,写春雨总要联系党的温暖……这些立意公式“历史悠久”,千篇一律,僵化陈旧,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作文的乏意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只有冲出了立意公式的羁绊,寻找到独特的心灵感悟,文章立意才会高人一筹。   多一点对习惯性思维的突破。记叙文的立意,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敢于突破他人的惯性思维,“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议论文也要敢于挑战固有观念,逆向开拓,创出新意。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文章自然会有新颖深刻而又不同凡响的立意。   多一点对立意角度的选择。在立意的角度上,可以单向突破(写好某一主旨),可以多向出击(巧妙揉合几方面的主题),可以正面着墨,也可以反面敷粉。如以“雪”为话题,大多数考生立意“赞雪”,赞雪的“洁白无瑕”、“大公无私”,这种思维是单一的正向思维,并无新意。只有一个考生逆向思维,立意“贬雪”,揭露雪的虚伪(掩盖了事实,见不得阳光)、凶恶(依仗狂风,不可一世)、冷酷(千山枯寂,万木萧条)和懦弱(任人践踏),这样的立意就很有新意。可见,善于选择新的角度思考,往往能出奇制胜。   三、构思出新。   同样的立意、选材,得分有时也会因表现形式的优劣而有高下之分。因而作文要升格,就要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优先考虑选用一般考生少用的文章形式,如书信、日记、寓言、童话、小小说、诗歌、科幻故事、戏剧小品等,这样会使你的文章脱颖而出。如果写三大文体,也要尽可能使形式新些,比如,写记叙文可以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小标题;写说明文,可以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写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多用发散思维。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四、语言出新。   语气是思维的外壳,是情感的载体。怎样才能使语言富于个性呢?   一是写出语言的新鲜美。活用新词语,为文章增添生机与活力;二是写出语言的灵动美。这种语言往往活泼灵动、个性鲜明,充满审美张力。三是要写出语言的意蕴美。这种语言凝练优美、含蓄隽永、意蕴独具。四是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以增加文章的内涵和文采。五是巧用修辞,妙用句式,加强对语言的包装。如以“信念”为话题,考生写道:“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航船,那么信念就是航船的双浆,人如果缺乏信念,生命之舟就不能远航;如果说事业是一座大厦,那么信念就是这座大厦的支柱,人如果缺乏信念,事业的大夏就会轰然倒塌。”这段文字有议论,有叙述,有抒情,句式有长有短,整散结合,行文流畅,形象地写出了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也让读者在小作者的语言文采中领略到一种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构思、语气,都应该努力创新。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写出新颖、深刻的文章来。   [教你一招]   独特是文章的生命   独特是文章的生命。曹文轩先生说:“智慧在于对世界能有自己的一份独特看法,在有了独特的看法之后,又能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智慧在于思维不再是僵直的、机械的,当路被堵死时,能换另一种思路,而思路一转,则柳暗花明,新意顿现。” 作文要有创新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确立文章的主旨,要防止与别人雷同,力争不与他人撞车;精选的材料要有积极意义,要新鲜,要有时代感;布局谋篇要思路清晰,言之有序。要敢于打破旧框架,别具一格,从形式上让评卷老师耳目一新。   写作时,要善于从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出发,寻找新颖的角度去开掘事物的特点,探求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二   经验谈   2900字   小王   木梳   头发   立意   新意   信念   独特   思维   密码   语言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