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自然

  我们游离于自然之外,不能很好地感知自然,不是途径不多、机会缺乏,弊病在于我们不能静观。不能安静地观照自然,导致自然很“远”。有的人说:“前人对自然的认识详尽,上网一查,尽在手中,还用得着“静观”吗?殊不知,对自然的认识详尽认知,亦是以静观为基础的。没有静观自然的心,何来对自然的正确认识?所以说,静观自然是人类与自然无距离相处的永恒之道。

  所谓静观,即“安静地观照”,使心如明镜,照见自然万物。

  静观自然,能感悟自然。人们静观自然,获得灵感,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盛唐山水诗人“澄怀观道”(让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清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在这样的状态下去体会山水中蕴含的自然之道),在山水中发现自然的意趣,返观最合乎自然本真的天性,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和自然,情和理,贯通彼此成为一体。人类静观自然,获得灵感,拥有一项又一项创造发明。伐木的锯是鲁班仿草叶制成,潜水艇是受到鱼潜游的启发而发明,“雷达”源自“蝙蝠”、“直升机”与“蜻蜓”有关……许许多多的创造发明都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深入了解。静观自然,感悟自然,盛唐山水诗人灵感勃发,山水诗在盛唐走向巅峰;静观自然,感悟自然,人类思接千载,发明创造日新月异。

  一切自然知识的得来,都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的静观。在信息时代,打开电视,轻点鼠标,“自然”就在眼前:《动物世界》精彩纷呈,《人与自然》诗情画意,《天气预报》时处可查……自然知识如此“近”,有的人就认为,静观自然是很迂腐很低效的,这种认知的方式已与时代格格不入。其实,这样的观点大错特错。前人对自然的详尽的认知是他们静观自然的结果,如果后人没有静观自然的类似的体验,怎么能真正理解这些认知?怎么能辨别这些认知的真假?静观自然实为人类认识自然的宝刀利器。作家沈从文在自传中说:“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同样,不管我们获取有关自然的知识多么便捷,我们都应该保有“静观自然”的可贵态度。

  用上网的时间投身自然,用相信前人认知的心相信自己对自然的静观所得,那么,自然就和我们在一起,很近很近地在一起。可悲的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来到新时代,却被电视电脑蒙蔽了双眼,被纷纭众说迷惑了聪慧的心,与自然的距离一天比一天远。人类,一定要警惕!

  在走近自然有千万条路的信息时代,如果不能静观自然,失去了静观云卷云舒、嗅闻花果清香丛林气息的乐趣,那么,我们连古人都不如。

  静观自然是人类与自然无距离相处的永恒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作文   高三   抒情   高中   1200字   盛唐   自然   诗篇   详尽   认知   灵感   山水   距离   人类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