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锁红楼里的佳人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之所以不朽,之所以为人传颂,除了有不少人“能解其中味”之外,其中一重要因素自然是人物塑造的成功。如果金圣叹赞誉的水浒传人物代表了阳刚之气,那么红楼梦里的角色则充满了阴柔之美。

  “金陵十二钗”当中,令人印象最深刻者莫过于林黛玉。黛玉自幼丧母,多愁善感,性情孤傲且不善交际;擅于诗书,是才貌双全的女子;心胸狭窄,所以没有什么朋友,甚至常常树敌;伤春悲秋的文人性格也影响了她的一生。“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黛玉可说是“压抑行为、深化感情”的典型,完全性灵的生活就此创造了她,也毁灭了她。且听黛玉望着满地落花自诉:“今日我葬花,明日谁来葬我?”看待感情之重,心思之密,可见一斑。

  另外,作者描写黛玉形貌,也极为出色。宝玉初见黛玉,便形容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还说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彻底地展现黛玉外在的精髓,一个柔美病态的女子立即跃然纸上,一颦一笑,历历在目。

  黛玉的才华也是非常出众的,在《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回里,黛玉的文笔惊艳四座,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等隽永佳句,令人激赏,无怪乎为众人评定为第一名。

  虽然后半部红楼梦已经不是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但我想悲剧的终结——黛玉之死应该是没有违背作者本意。黛玉心眼虽小,但胸无城府,思想单纯又不懂人情世故,哪裡敌得过聪明又心机深的宝钗呢?黛玉对感情的执着,已注定了她的结局,然而宝钗最后也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千方百计换得一场空。我想作者以黛玉这样精致的灵魂当作梦里的弦,轻轻拨弄着贾府里的算计、阴谋原音重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三   九年级   话题   800字   水浒传   宝玉   胸无城府   金陵   红楼梦   自诉   佳人   感情   女子   人物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