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思维写写愚公移山议论文

  学生们喜欢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喜欢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于愚公移山也有自己的逆反思维。以下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逆反思维写写愚公移山议论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逆反思维写写愚公移山议论文篇1

  作者:赵璐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级快九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决心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这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多少年来,人们都在赞誉愚公的坚持不懈,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在学习这愚公精神,可是,事实上,在这件事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大家并不知道。

  我就是这故事的主人公愚公——的儿子阿大,我同样也参与了震惊世界的“壮举”,人们只是在一直在赞扬着爹的坚持不懈和我们的团结一致,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其实我们并不团结,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起挖这座山,这不假,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目的并不相同,我爹是为了挖平这两座山好去赶集方便,而我却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其实我们并不是所谓的那么团结。

  我的想法很特别,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在山的那边,有一个姑娘,叫金凤,她长得漂亮,心地善良,是个不可多得的女子.她是我的心上人,我们两个人,我有情,她有意,可就是因为这两座大山的阻隔,我们无法每天呆在一起,每次想见她,我都要翻阅着两座大山,走多半天的路才能到,所以,当那天爹说要挖去这两座大山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乐呀,心想要真是这样的话,我就能和金凤天天在一起了,多美啊!

  所以,我满心欢喜的翻过这两座山去告诉金凤这个好消息,金凤听完以后,高兴的跳了起来,她对我说:“阿大,这是老天要帮我们啊,你尽管去吧,我会一直等你的,我们一定会在一起的!”

  于是,我信心百倍的加入了挖山的队伍中,我不知疲倦的挖着,因为我知道,在山的那边,金凤在等着我,只要把山挖走,我们就能在一起了,每次想到这儿,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为了早点儿把山挖走,我不愿耽误一分一秒,时间一晃就是三年,可山却仍然只挖去一小部分,这样下去,不知道还要挖多久?我终于忍不住这思念去找金凤,他仍然信心百倍,告诉我:“放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会一直等你的!”

  有了金凤的鼓励,我干的更起劲儿了,因为我坚信:她在等着我!

  终于,我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他派天神来搬走了这两座大山,从开始到现在,这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可是就当我满怀信心的去找金凤时,她却早已出嫁,加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顿时,我万念俱灰,对着天空大喊:“爹,你害了儿啊!”

  然后,我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儿就送了命,我已无心再去寻找自己爱的人了,就随便找了一户村里的姑娘,凑凑乎乎的过了一辈子。

  等到我快要咽气的时候,我告诉我的儿子:“儿啊,你千万别再学爹啊,更不要再学你爷爷啊,要是你再遇见这种情况,路远就远一点儿吧,千万别做什么愚公,更别想什么移山了,要不然你一定会像爹一样,悔恨终生啊!”

  逆反思维写写愚公移山议论文篇2

  作者:李晶晶

  古时候,有一个老人叫愚公。村里人常说他很傻,脾气又不好,所以没人愿意理他。愚公住的那个村子前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做王巫山,一座叫做太行山。这两座大山方圆广阔,全村的人很少能走出去。人们生活在山窝窝里不知过了多少年。

  上了年纪的愚公竟和这两座大山较起劲来,总寻思着要把它们移走。

  一天愚公给家里人开会,说是决定移走两座大山家里人没有谁反对他,于是全家人从黎明开始凿山上的石头,车推、肩挑、人抬地运到另一个地方。这样他们干了一整天,山只被移走一小块。第二天,愚公一家人再去移山的时候,他们发现大山又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一点也没减少。愚公气呼呼地对大山说:“你能长个不停,我的子孙会多个不停,看谁能斗过谁。”大山晃了晃说:“不服气那就来吧!”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开始了。

  一年过去了,山还是老样子,愚公却老了许多,他的开山部队有了伤亡。看热闹的、说风凉话的也多了起来。愚公虽没有命令停工,但他也明白这样干下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必须想个恰当的办法才行。于是,我们的愚公开始琢磨起道道来。

  这一天,愚公来到两座大山面前说:“哎,可惜呀!可惜呀!”

  大山一时莫名其妙,问道:“可惜什么,手下败将?”

  “来日方长,未必输的都是我,你也只不过会张罢了,可惜就你这体重恐怕飞不起来吧?”愚公不屑一顾地说。

  “啥?我不会飞?”大山急了,瞪起眼来说:“咱们比一比,自不量力的老家伙。”

  “比飞?还是别比了吧,我们哪有会飞的。”愚公“胆怯”地说。

  “一定要比,好让你们人类死心,老老实实地生活在我们的圈子里。”大山得意忘形地说。

  “那好吧,我是不能上场了,就让我的孙子锻炼锻炼吧,他们也许能行。”愚公“垂头丧气”地说。

  就这样,他们约定第二天就比赛。临了,愚公还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埋怨自己提什么“飞”。那大山就这样落入了愚公的圈套。晚上,愚公把四胞胎孙子安排在比赛线路上的最恰当的位子上,按计划行事。

  第二天,一切按计划开始了。大山拖着沉重的身子飞了起来,真是地动山摇。愚公的孙子健步如飞紧紧地跟在大山的身子底下。大山飞了好一会儿,已经气喘吁吁了,低头一看,吓了一跳,那小孩儿还在它身子底下轻轻松松地跑着呢!大山咬咬牙,挺挺腰板,较较丹田气,加快了飞行的速度。

  终点就在前面,大山下意识地看看身子底下,太好了,没有小孩的影。当它抬头看时,差点让它翻个跟头――那小孩儿冲在前面了。大山正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呢,愚公的孙子已经第一个冲到了终点。

  大山一时泻了气,坐在地上喘口气,忽然明白了什么,起身就想往回飞,不幸的是它的身子已经被愚公用智慧做的钉子牢牢地钉住了。

  大山被移走了,道路平坦了,人们五体投地地佩服愚公的聪明才智,没有人再说他傻了,他的故事也代代相传。

  逆反思维写写愚公移山议论文篇3

  愚公是传说当中的一位人物,他一个九十多岁的老者,用自己坚持的精神感动天地。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是《列子•汤问》中有关愚公移山的记载,愚公移山肯定不可能是真的,但是他的精神是不是存在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愚公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坚持精神的体现。有时人力是渺小的,就如同愚公面对着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时,人的实力就显得无比的渺小。试想就算是在现代人们用各种高科技仪器,想要移开两座大山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是比五岳还要大的万仞高山,人在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但是,愚公敢于去于自然界作斗争,就算他明知自己不敌,他也要去继续战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强悍到极点的精神。

  试想如果一个国家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又有哪个国家能妄图去侵略它?如果一个军队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又有哪支军队能与之匹敌?如果一个公司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在市场竞争中又有哪家公司能与之竞争?如果一个人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命运又能对他有什么作用呢?一个永不认输的人,什么东西能摧毁他的意志呢?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我们能学习愚公移山的行为吗?明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却偏偏要去完成,那不是不自量力吗?如果愚公移山的行为是存在的,那么结果也一定不是神话中所描写的那样,而是愚公含恨而死,两山依旧屹立在那里。

  愚公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代表,他的结局是由人类编写的,当然会是天神相助完成了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总是苛求完美,大自然已经赋予人们超越一切生物的智慧和极其优越的生存环境,但人类却不满足。妄图征服自然界,但是人真的能办到吗?

  愚公是可敬的,与此同时也是可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作文   议论文   3800字   愚公移山   愚公   太行山   冀州   太行   思维   孙子   身子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