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灵魂开门——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那是一扇浑黑紧锁的铁门,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这就是“池塘之底”,压抑,没有阳光。

  当学监马修第一次来到这里,他一定也是这样的感觉;当他见识到那些孩子的顽劣与无理,他一定充满了同情与悲哀;当他理解了所谓“行动――反应”,他仿佛找到了晦暗的源头――这里缺少了东西――爱与理解。

  “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被不公和嫌弃代替了爱与理解的地方,我突然觉得孩子们对老师的敌视和表现出的叛逆是多么正常,因为这里没有让他们得到转变机会的理由――直到马修出现。

  我仍记得当马修被孩子们捉弄却仍心虚地告诉校长什么都没发生时,一个个原本阴郁的脸上露出的微小惊异,有人甚至发出窃窃的议论声,这也许是第一次吧――被学监包庇,也许说成“保护”会更恰当些。他总是这样,一次次地原谅他们,给予他们宽容与理解,“我有60个孩子”,这是马修的原话。这幽默的话语中蕴藏了极大的深沉,在他的心中,早已凝聚出了一股力量――责任。他觉得一定要为这些可怜的,似乎已被这个世界抛弃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他继续这样做了。

  科宾说:“马修是个好人。”当皮埃尔将墨水倾倒在马修头上时,孩子们拥上去要“教训”他,甚至最小的派皮诺也围了上去。当皮埃尔得到被允许独唱的指令时,他原本灰蒙蒙的眼睛中也发出了光亮。这还是曾经那个塞满了不安与肮脏的“池塘之底”吗?不,它已经开始浮出水面了。

  一个人的生命如果从来都没有出现阳光,他的人生究竟会堕落到什么地步?像尸体一样腐烂发臭吗?我不敢去想。但从蒙东的身上可略见一二。那么究竟是蒙东抛弃了世界,还是世界抛弃了蒙东?我想是前者。马修,他即使对一个流氓孩子也是留有期待的,不只是因为他的男中音,他仍相信,蒙东在那充满教化的歌声中一定可以苏醒,可是那个已经将世界抛弃的蒙东还愿意握住世界伸出的那只手吗?答案显而易见。反过来说,若是在他抛弃世界以前就得到爱的洗礼,那么结局还会是这样吗?

  历经了这一番波折,马修与孩子们之间的羁绊也到了尽头。事故发生后,马修被解雇。他做了他所有能做的事,却仍为没能彻底拯救所有人的灵魂而遗憾。当落寞的天空再次回荡起孩子们纯洁的歌声时,一架架写有孩子们签名的纸飞机悠然飘落,为他们挚爱的学监――马修送行。

  这一刻,马修是满足的,是幸福的。他为孩子们灰暗的人生注入了色彩,以至后来孩子们与其他学监共同赶走了“万恶”的校长。不得不说,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他的努力。当然,还有隐藏在幕后的默默付出着的母亲。爱与理解究竟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影响,谁都无法预测。

  我只知道,是马修推开了那扇紧锁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作文   高三   议论文   散文   高中   1100字   学监   男中音   顽劣   池塘   校长   灵魂   春天   发生   孩子   阳光   人生   电影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