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浅谈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 六、语言品析题型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七、材料链接题型

  四、词句理解题型 八、开放拓展题型

  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 题型示例 】

  例1: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例2: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A卷(海淀卷)《话说海淀》

  10. 选文第(1)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__段到第_______段。(4分)——“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

  例3:《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中考复习指导》P68)

  4、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

  •第1个例子:小虾遇难,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变化。

  •第2个例子:见到掐断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大的波动。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2 )

  【 题型示例 】

  例1:《漫话对联》(《指导》P66)

  • 2、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出来。

  • 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意义与影响。

  例2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19、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出2—4段的说明内容

  ——文章各段依次介绍了屏“巧”的总特点、屏的功能、屏的分类、屏的放置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3: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

  20、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不能调换。文章第2段介绍屏的功能,第3段介绍屏的分类及其体现的美感,2段在前,3段在后,照应了第1段中“我们的先人,擅长把屏的功能与美感结合起来”这一句话;第3段屏的分类所体现的美感与第4段屏的设置也要讲究美感,二者在内容上是承接关系,所以3段在4段之前;对于屏来说,介绍其功能是主要的,介绍其分类是次要的,因此,第2段在前,3段在后,也符合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突出了屏的本质功能。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 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4: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

  《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 “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 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 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例1 《森林医生——啄木鸟》(《指导》 P63)

  1、本文为什么将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因为啄木鸟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了树木的健康成长。

  例2 04年海淀区中考语文试卷《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17.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 “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

  例3《把“绿色”穿在身上》(《指导》 P61)

  3.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

  (一)避免污染环境;

  (二)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三)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 有害物质

  例4 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

  《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2、准确提取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油画的实验步骤。(不超出规定字数)(3分)

  步骤一:(9个字)步骤二:(15个字)步骤三:(13个字)

  答案——步骤一:制取足够的单原子氧

  步骤二:把单原子氧引人放有油画的真空室

  步骤三:用真空泵不断抽出生成的气体

  例5 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 《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

  21. 结合第(3)段,说说“叠山理水手 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答案要点 (1)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

  (2)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

  (3)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例6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指导》P64)

  1. 阅读文本,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 (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 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 题型示例 】

  例1 《黄 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指导》P62 )

  5.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或: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意思相近均可)

  例2 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0.题目中的”岁月痕迹”指的是什么?(1分)——画布上越积越厚无法清除的清漆膜

  例3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指导》P69 )2.根据语境,说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天外来客”:天外飞来的陨石或彗星;“纸老虎”:听起来可怕,其实并不可怕。

  例4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指导》P68 )5、第⑤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或:植物也有情感。)

  例5 《森林医生——啄木鸟》 (《指导》P63 )

  3.文中说“它(啄木鸟)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那么,啄木鸟工作时的操作路线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这种操作路线是科学的?

  •①第一问:①围绕着树干螺旋式地向上攀登。

  •②第二问:②因为这样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

  例6 《把绿色穿在身上》 (《指导》P61 )

  •5.简要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的含义。

  •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穿上“环保服装”

  【 方法技巧 】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 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 题型分类 】

  1、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画线句子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3、选择一种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4、引用传说、故事、诗句、名联、谜语等的作用

  【 题型示例 】

  例1 《森林医生——啄木鸟 》(《指导》 P63 )

  4.文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作比较;②将啄木鸟足趾的排列与一般鸟类进行比较,从生理特征上更清楚地说明了啄木鸟的足趾刚劲有力,适合攀援的特点。

  例2 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大纲卷) 《中华瑰宝——太极拳》

  • 20、第④段画线语句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 说明太极拳传播范围广,练习人数多。(太极拳已成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

  • 例3 《漫话对联》(《中考复习指导》P66)

  • 3、文章运用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①举例子: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诗,这叫“集句”。作用:具体说明对联特殊写法中“集句”的特点。

  •②分类别: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作用:让读者具体清楚地了解对联的常见类型。

  例4 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试试题 阅读《万园之园——圆明园》

  •22. 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2分)

  —— 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

  例5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 21、 文章引用“闲倚画屏” “抱膝看屏山 ”,其用意是什么?

  ——肯定屏风起到的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同时照应开头,强调屏风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特色。

  例6《森林医生——啄木鸟 》(《指导》 P63 )

  2、 章开头引用谜语有什么作用?——引出说明对象,形象生动,增强可读性。

  3、 例7 《漫话对联》(《指导》 P66 )

  4、 2、第一段引用几副名联的作用是什么?

  5、 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6、 ②引出下文对联知识的介绍。

  【 方法技巧 】

  1、明确常用的8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在回答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时,要结合句子本身和文中的语境作答。

  3、在具体回答运用说明方法作用时,不要笼统的答,必须结合原文,具体指出说明了什么东西的什么样的特征。

  4、引用的传说、诗句、谜语等,除了联系上下文,前后语境,指明它说明了什么之外,还应注意它是否在说明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或是增强了生动性和可读性。

  六、语言品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 题型示例 】

  例1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指导》 P64)

  3.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 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②“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开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

  例2 《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指导》 P72)

  •3.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 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例一:“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符合实际情况。

  •例二:“野生”一词指野外生长的,排除了人工栽培的现象。

  •例三:“在调查中”强调事例的真实性,排除了胡编的可能性。

  【 方法技巧 】

  1、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词语,还要注意文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2、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要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这类答题的一般步骤:

  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等 )

  ② 结合相关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③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回答

  ④ 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七、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1、链接一则材料 2、链接几则材料

  【题型示例】

  例 《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指导》 P72)

  •【市民甲】可采用“生物防治法”,引进天敌,治理“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市民乙】应保护和培植本土植物,不要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以维持本土植物多样性。

  •【市民丙】应尽早建立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机制,早防早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

  ——例一:赞同市民甲的想法。“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成为生态杀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天敌的威胁。若适当引进其天敌,它们生长的环境阻力会变大,繁殖速度会变慢。这样就不会对本土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了。

  ——例二:赞同市民乙的想法。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可操作性强,可有效防御外来植物的入侵。而且市民对本土植物有一种亲切感,多培植本土植物可满足市民的情感需求。

  ——例三:赞同市民丙的想法。早防早控,能防患于未然,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因为外来入侵生物一旦大量繁 衍便很难控制了,消除它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八、开放拓展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7、

  【 题型示例 】

  例1 森林医生——啄木鸟(《指导》P63)

  5.从节选的文字看,还不足以说明“‘森林医生’这个称号,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如果让你续写下文,你认为还应写进哪方面的内容?——本文未曾提到的有关啄木鸟的内容均可。如“啄木鸟捕食森林害虫的相关数据。”

  例2、枯木的妙用 (《指导》P67)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文末填上一句话,说说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3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指导》P69 )

  7.有人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结合相关知识,举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4 《人类水资源现状》(《指导》P70 )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如:加强水的净化和再利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控制水的使用,节约用水等。

  【方法技巧】

  1、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4、做想象创新类题,要合乎科学,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作文   写作指导   写作基础   8000字   说明文   啄木鸟   语境   北京市   题型   试题   植物   作用   类型   语言   方法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