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之链

  透过雾色,我望见了那条大河,它流得深远,像流在创世纪前寂寥茫远的夜色里。河里流淌着的是一种名为“母爱”的泪水,它苦涩而深沉,静静地流向远方,永不回头。

  正如俗语所说,母亲对孩子的爱如流水般绵长细腻,而孩子对母亲,则如扁担般短促生硬。这样的单向之链,如枷锁,又如烛火,在古老的大地上代代相传。

  单向之链的悲哀背后,是固若金汤的民族文化与社会传统。自人类的母系氏族到如今的现代化世界,女性从生育的工具逐渐转变为与男性平起平坐的地位,个中苦楚横亘了几千年,然而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古有三从四德,女性的一生都依仗于丈夫和儿子,她们如美丽的藤蔓,存于依附。传统意义上所重视的子嗣观念使得中国形成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女性,作为这个纽带中不可或缺的附属品,将所有的爱与心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以弥补自己作为女性所缺失的一切。而孩子长大亦如此,这般往复,便形成了一条具有传统特色的单向链条,它环环相扣,不可稍有更动。因此,这样的悲哀是传统的悲哀,是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样的单向之爱仅仅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吗?显然不,“人”本身在其中也起到莫大的作用。

  洛克所说的“个人控制意义”强调了人本身对社会现象的重要性。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曾引用这样一个例子:同样一块糕点,母亲咬了一口就省给了儿子,而儿子,吃得还剩一口留给母亲。这一口与一口的差距,是惯于付出爱与惯于享受爱的差距,这无关自私,而是“个人”的习惯问题。在“慈母式”的教育方式中,若父母不再一味地付出、盲目地奉献,而是以诸如“忆苦思甜”、“将欲予之必先取之”的方式教育孩子,相信这一代人必能体味为人父母的不易并加以回报,那么打破单向之链的枷锁又有何难?

  娘想儿,儿不想娘,这是传统与个人的悲哀,而从我们这一代人起,却有足够的信心与理智去捩转它。

  我靠近那条名为母亲的河流,只见天边的?e?x横亘过来,阻截了那苦涩之源,我闻见了甜蜜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作文   高三   议论文   散文   高中   800字   洛克   纽带   枷锁   悲哀   儿子   母亲   传统   孩子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