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语言表达鲜明新题型——评论题

  1、请为下面这则新闻短讯写几句点评,并提出建议

  由于小品《不差钱》的轰动效应,网上已将“pia”列为了XX年第一个热门词汇。对于这个象声词的含义,尽管全国各地的网友争论激烈,但不懂这个词的意思并没有妨碍“pia”走红,甚至有网友公开征集这个词的对应汉字写法。现在有人建议将“pia”写成“口+爬”,也有人说应当写成“口+片”,也有建议用:“皮+夹”,取“皮”声母,“夹”韵母,取“皮夹”意,“皮夹里的钱很多,数的pia pia的”。而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就是说,通用的规范汉字应由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审批、推行,在网络上的民间造字行为并不被法律所认可。

  (1) 点评                                                         

  (2) 建议                                                         

  2、根据下列材料,请你分别对影星s和张某说一段话,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或对当事人的希望。(每条不超过60字)

  两年前,著名影星s和母亲开始资助一位贫困学生张某,但因张某考上大学后生活上的高额花费而停止了捐助其生活费,只捐助其学费。张某通过媒体公开向社会哭诉,指责s母女“小气”。这件事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极大争论。s说: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放弃慈善事业,会履行诺言,资助张某完成大学学业,只是可能会选择将学费直接交给校方的方式来实现。

  (1)我对s说:                                                    

  (2)我对张某说几句忠告:                                                       

  3、请为下面这则新闻写几句点评

  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扶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并拨打了110报警。

  点评: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5分) 

  1、

  (1) 小品中的方言俚语层出不穷,不可能出现一个字就造一个字。况且,我国汉字表意丰富,是否有必要再造新字,值得商榷。

  (2) 使用汉字,要坚持规范的原则。对于新造字,要遵循汉字造字规范,既要有科学性,更要有广泛的认同性,要使文字能够长久传承。

  2、

  (1) 我支持你的行动。对善心之举应该给予善意的尊重,这是受捐助者在道德上应尽的义务。善款应该捐助给给需要并懂得感恩的人。

  (2)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生活上的高额花费会使捐助人寒心,从别人那里得到温暖,我们不仅应该珍惜,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去温暖别人的心。

  3、(1)出手相救可能被讹诈的阴云笼罩,但社会需要美德的支撑,扶危济困应是一种责任。

  (3)救人反被诬告,确实带来了负面效应,但乌云遮不住阳光,帮一把就会温暖人心。

  4、(1)答案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提现了不同的观念。)

  (2)答案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素材   写作指导   1500字   冥钞   汉字   造字   哀思   老汉   清明节   亲友   鲜明   点评   建议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