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天使

  每每看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我都泪流满面,不仅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也学会了如何去善待他人,帮助他人……

  刘盛兰、陈俊贵、姚厚芝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眼前闪现时,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才知道世界还是处处充满爱的。可为什么他们能感动我,让我流泪?正是因为他们的大爱无私,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他们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和执着……这一系列的品质打动了我。我想,在我们被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我们的反应不应该仅仅只是流几滴被感动的眼泪,而是应该传承他们的品质与精神!

  他们大多数都是普通平凡的人,可不平凡的在于他们用一颗尚未泯灭良知的心,去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去做,而大多数人却无法坚持或者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很多,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为了制造核潜艇,断绝了与亲人的来往;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的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为儿女筹学费,不惜带病绣《清明上河图》的姚厚芝……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届72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的颁奖词。没错,这正是刘爷爷真实的写照,他默默无闻的为了贫困学生付出,不惜委屈自己。他每天吃的是邻居给的或是从垃圾堆里捡的。他的生活极不稳定,每天靠捡破烂为生。他2019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岁月里,慷慨的将靠拾荒换来的10多万元钱,资助了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学子,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刘爷爷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孩子们的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了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9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他如同一位天使,用自己残损的翅膀撑起了孩子们的天,为他们遮风挡雨!

  老人那无私奉献的正能量如火炬般在我们的心中传递,老人那频繁的捐款举动不仅捐出了大爱,还捐出了他的所有。他的九十岁愿望仍然是帮助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给他人送去温暖。他那坚持不懈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用他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感动中国人物用他们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他们自己对信念的坚持,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作文   高一   写人   高中   1300字   崇仁   残年   核潜艇   美德   中华民族   汇款   爷爷   温暖   老人   品质   天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