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影评

  《活着》是由巩俐葛优牛犇刘天池郭涛张璐主演,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的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电影,该影片有讽刺的意味在里面片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该影片被认为是张艺谋作品中最贴合时代和最丰满的电影,黑色幽默贯穿其间,笑中有泪,令影片具有温情和悲悯的胸怀,由于影片对大陆的政治运动荒谬性作出嬉笑怒骂的批判,是罕见的黑色喜剧佳作,故在大陆遭禁映。但在国际上该影片包揽国际大奖,获法国戛纳第47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0大华语片之一、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等。虽被禁播但仍旧在国际上声名显赫,不愧为张导的巅峰之作。

  这部电影中的摄影手法虽然不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其电影情节真实,所以画面感很强,大场面虽然不多但导演为体现至始至终的真实感难得的大场面也是非常有力的。

  这是一部安静的影片,没有出现过多少大喜大悲,歇斯底里的场景,仿佛只是讲了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经历,电影的配乐用二胡诠释了那对人生最原始的无奈是纠缠不清的,除非你不再为生活而发愁,无需为生存而恐惧,也对他人的生存无动于衷,影片中描述的非常美的一个故事,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和真实,一个渺小的人物在命运的齿轮中被操纵,在历史的长河中浮沉,在岁月的年轮中被一蹶不振,完全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遭受一件又一件痛苦的事,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但可喜的是他没有对未来的生活丧失过信心,从没有怨天尤人放弃过活下去的信念。

  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这是影片的主人公、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一种真实、麻痹的生活状态,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活着就要努力,因为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三   九年级   话题   1000字   奥斯卡奖   大跃进   金球奖   文化大革命   天池   影评   底层   主人公   影片   真实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