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的作文400字(6篇)

  我喝热牛奶

  我每天的营养早餐是一杯热牛奶和一块面包。一杯热乎乎的牛奶灌进肚子里,胃里暖暖的,很是舒服,幸福精彩的一天也就由此开始了。

  今天早上起床后,餐桌上照例摆着一杯热牛奶,只不过今天的牛奶有些烫。妈妈说:“今天牛奶加热时间长了,喝的时候小心点儿,别烫着。”

  我对妈妈的话不以为然,转身从橱里拿了两根吸管插到牛奶中。妈妈见了连忙喊道:“傻孩子,你怎么能用吸管喝热牛奶呢?那岂不是更烫,还不烫烂你的嘴啊!”我却若无其事地将两根吸管接在一起,然后得意地喝了起来。

  妈妈很是惊讶,问我:“孩子,不烫吗?”“不烫。”我回答道。

  妈妈走到我的面前,用手摸了摸杯子,接着又看了看吸管,再问:“真的不烫吗?”我摇了摇头,说:“真的不烫。”

  “这么热的牛奶怎么会不烫呢?”妈妈的脸上满是疑惑。我指着吸管对妈妈说:“妈妈您看,我将两根吸管接在了一起,增加了吸管的长度,这样就可以降低牛奶的温度了。妈妈您再看,吸管的这一头已经被我捏扁了,吸的时候就只能吸到一小股牛奶,而且中间还夹杂着空气,这样就能让热牛奶迅速降温。”妈妈听后,仔细地看了一番,知道了其中的奥秘,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睁大你的双眼,开动你的脑筋,心急也能喝得了热牛奶!留心你身边的细微之处,生活的奥妙尽在其中,你也来试试吧!

  我的科学实验

  前几天,我在儿童科普知识上,看到了一个有关放大镜的科学实验,上面说放大镜可以点燃易燃物。但是,我有点儿怀疑,真的能点燃吗?我想亲自试验一下,所以就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放大镜。

  放大镜的镜片是用圆形的玻璃制作的,中间厚,边缘薄,也叫凸透镜。第二天,阳光充足时,我开始做试验。我把放大镜的镜片正对着太阳,调整焦距,使焦点对着纸。过了一会儿,纸上果然就冒烟了,紧接着,纸上还出现了一个小洞。继续照射,小洞一点一点变大了。

  我发现,试验时放大镜与纸之间的距离要掌握好,太远或太近都不行。要让光聚到最小点时才可以,焦点越小温度越高,纸燃烧得就越快。我又用木头做了同样的试验,木头也会燃烧呢。

  放大镜真的能点燃易燃物,科学真的很奇妙!

  老鹰捉小鸡

  “哈哈哈……”操场上传来一阵阵欢笑声,这是周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活动前,周老师先请身强体壮的杨哲炎当凶猛的老鹰,然后想请一位身手敏捷的同学做鸡妈妈。我自告奋勇向老师推荐自己,真幸运,老师和同学都接受了我的建议。最后又推选了四位比较机灵的同学当小鸡。

  周老师告诉我们,几只“小鸡”要紧紧地跟在“鸡妈妈”身后,听从“鸡妈妈”的统一指挥。这样才能在鸡妈妈的大翅膀的保护下,不会被凶猛的“老鹰”捉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游戏一开始,我这“鸡妈妈”就像战士一样,手臂张开,眼睛盯住“敌人”,护着身后的“小鸡”。我的“小鸡们”一个拉着一个,排在我的身后。前面的“老鹰”凶狠地瞪着一双大眼睛,寻找着机会想逮到我的“小鸡”。无论 “老鹰”多么厉害,我这“鸡妈妈”的双翅总像一堵墙一样挡在“老鹰”的面前。“老鹰”扑了好多次,可怎么也捉不到一只“小鸡”,急得直跺脚。旁边的啦啦队既为“老鹰”着急,又为我们这支“鸡队伍”加油。

  忽然,“老鹰”眼珠一转,想到了声东击西的办法。他假装向左扑去,等我向左挡时,他就像支离弦的箭一样扑到了右边,抓住了最后一只可怜的“小鸡”翁家伟。“老鹰”开心地大笑起来。我这善良的“鸡妈妈”既为其他“小鸡”安全脱险高兴,又为一只“小鸡娃”的遇险而难过……

  然后,我们班的其他同学轮流参加了这项活动。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操场上到处留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时间过得真快,下课铃响了,我们恋恋不舍地排队走进教室。

  元旦趣事

  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看着这熟悉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元旦节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天下午,我嚷嚷着想吃汤圆。奶奶在做汤圆时,拿出一枚铜钱神秘地说:“这枚铜钱代表着平安,谁吃到它,这一年都会很平安。”说完,奶奶把铜钱洗干净,熟练地包进了汤圆里。汤圆捏好后就开始下锅了,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圆圆胖胖”的汤圆在锅里翻滚着,像在进行游泳比赛。奶奶每碗舀了六个汤圆,象征着“六六大顺”。我看着这一个个白滑软糯的汤圆,“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马上把它们吃完。突然,我发现有个汤圆要比其它的大很多,心想:这里面该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吧?还是交给母亲大人来“处理”吧。于是,我偷偷地将汤圆“转移”到了妈妈的碗里。可没想到,妈妈这段时间在“减肥”,她便又“转移”到爸爸的碗里。爸爸装出一副“悲愤”的样子说:“我是家里的男子汉,不和你们这些小女子计较。你们不吃,我吃!”说完,爸爸硬着头皮往下咽。正当爸爸吃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奇怪地问:“我怎么吃到一枚铜钱?这是谁放进去的?”“啊!那是平安铜钱!”我夸张地大叫起来。随后,我又“悲痛欲绝”地说:“那个汤圆本来是我的,却让你吃了,哎呀,我不干!”爸爸却风趣地说:“汤圆已被我吃到肚子里了。你如果想要,就爬到我的肚子里来拿吧!”爸爸滑稽的语言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我的眼泪也笑出来了。

  我喜欢我家这快乐开心的美好气氛!

  家乡的玉米糁

  我的家乡——古城如皋,既是教育之乡,又是花木盆景之乡,更是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说起长寿之乡,就不能不提到长寿食品,而提起长寿食品,我的脑海中往往最先闪现的一定是长寿食品的“形象大使”——玉米糁。

  玉米糁有多种吃法,如做玉米糁饼、粗糁可以与米一起煮成杂粮饭等等。最常见的是玉米糁粥。每逢假期,我总要到乡下老家住上几宿,早晚食用的.都是那香喷喷的玉米糁粥。在老家时,清晨我睁开惺忪的睡眼,便迫不及待地爬起来,来到楼下厨房里。

  只见奶奶正坐在灶膛前烧水,热气袅袅升向空中。这时,奶奶拉开柜门,露出一个古旧的米缸,她拿起缸盖,舀起一小瓢玉米糁。我随即掀开锅盖,顿时,雾气模糊了我的双眼。锅里早就放入了一些去了皮、被切成小块状的红薯,奶奶站到灶台前,一手拿瓢,一手掌勺,边将玉米糁均匀地撒入锅中,边用勺子不停地搅动着。那下坠的玉米糁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雾气里,奶奶熟练的动作简直把我看呆了。接着,她盖上锅盖,改用小火慢慢熬,等熬成稀糊状后,玉米糁粥便大功告成了。

  过一会儿,奶奶掀去锅盖,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玉米糁粥的清香。我招呼全家人坐在餐台周围,奶奶为每人盛了一碗玉米糁粥。我细细观察着,那粥如一汪流动的黄金,袅袅的香气不由分说径直钻进我的鼻孔,让我止不住舌底生津。我端起碗,慢慢地用嘴绕着碗沿喝,这股醇香一直渗进我的心田……

  玉米糁不仅美味,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多种有机物质,能帮助肠壁血管扩张,提高胆汁分泌,加快废物排出,它被称为长寿食品的“形象大使”是当之无愧的。如皋民间流传着这么个顺口溜:“玉米梗,米打底,吃了能活九十几。”怪不得如皋一些长寿老人毕生最爱玉米糁了。

  朋友,如果你来如皋作客,可别忘了喝上一碗香喷喷的玉米糁粥,并带回一袋金黄的玉米糁哦!

  自己做盐蛋

  今天我们要学做盐蛋。上课前,有人欢喜有人愁。瞧,吴晨宇忘记带鸭蛋了,正着急地向别人借鸭蛋呢!我的好朋友万世成正守在自己的鸭蛋旁,生怕鸭蛋被弄破。我的同桌正在开心地向别人说她以前做盐蛋的事呢!

  上课了,白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做了充足的准备,带了几袋盐、一瓶白酒和一斤黄泥巴。他告诉了我们两种做盐蛋的方法:一种是给蛋裹上和了盐的黄泥巴,再密封三十天;另一种方法就是先让鸭蛋到酒里打个滚,再到盐里打个滚,最后再密封三十天。白老师还特别叮嘱我们:“千万不能把蛋打破,打破了就做不好盐蛋了。”

  接着,白老师把酒倒在一个碗里,把盐倒在另一个碗里,并把一斤黄泥巴和二两盐和好。再喊我们一个个上台亲自体验。我上去了,我先把鸭蛋到酒里打个滚,再到盐里打了个滚,最后,再用塑料袋把它包好。过了一会儿,我的同桌上去了,他向老师要了一块黄泥巴,和我一起做。我们先把黄泥巴裹在鸭蛋上,把厚了的地方弄薄点,把薄了的地方弄厚点,裹均匀之后再用塑料袋把它包好,就大功告成了。突然,一声“咔嚓”传入了我的耳朵,循声望去原来是周旋的鸭蛋破了,看来做盐蛋也是要有技巧的。

  我看着做好的蛋,想象着三十天之后,我可以美滋滋地吃它,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为什么呢?可能快乐是源于自己动手劳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作文   小学   小学生   4200字   长寿   吸管   鸭蛋   汤圆   放大镜   老鹰   小鸡   玉米   牛奶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