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的由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源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因为,七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也称这一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七夕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只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以习之。”

  由于古时女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夕,她们都会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一词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作文   话题   文化   习俗   600字   西京   牵牛星   织女星   东亚   心灵手巧   相夫教子   织女   牛郎织女   由来   女子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