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作文

世界作文(1)

  翼:

  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一个造成,我看见你也正在低头忙着写什么,以至于让我没有机会说生日快乐,但是你的表情太冷了,于是我特别想给你写点什么。

  没有音乐,没有诺言,记忆的大海像徘徊着最美丽的人鱼。想起以前我安静的听着你诉说,那些内心深处柔软的痛。清澈一地的情感。

  ——藤井树病了,她躺在医院里,博子站在另一个藤井树遇难的大山前,高声的问:“你好吗?”山的回答:“好。”藤井树亦在病床上喃喃的回答着:“我很好,你好吗?”就是这么简单的画面打动了我们。那么翼,你好吗?

  呵!你没有好好的听我的话,你的手上又缠上了纱布,你受伤了。你过得不好对不对?突然听见你唱那首《祝我生日快乐》时,就像什么东西忽然被利刃割舍一样,落进无底的黑色深渊,再也无法寻找。

  这是我们的十八岁的生日,却成为你一个人盛大的成人礼。没有灯没有火,没有人没有快乐,而我已经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让你快乐。也许当你做一件事而忘乎所以时,才会快乐呢?那么就像平时那样玩跳飞机的游戏,好不好,这次我陪着你一起。

  我一直都明白,你为着不至于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而努力做着活的丰盛的人,以至你一直都以骄傲的姿态攀爬。你无法看清自己,直到现在我才告诉你:其实目标低一点,会更容易达到,不会轻易跌倒。

  路遇各式各样的陌生得无法记认的面孔想想对面的这个人是怎样活到了今日呢?

  他出生,裹着尿布**学步的时候;他小学三年级,某天拿着考的不好的数学试卷放学不敢回家;他换下第一颗乳牙;他个子忽然拔高;他初三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去了一所中专学校;某天早晨旷课睡懒觉!

  翼,你看。乏力的生命甘于遵循的轨迹。又时候这样苍白空洞,苍白空洞,几近惊心动魄。

  你这样的生命,已经过了十七年。

  1990到XX年,你记认的是那些面孔?你的生命的白纸被涂抹了哪些字迹与颜色?

  你曾经跟我说起,你一个人流浪在陌生的武汉。我明白你对我提起这件事的缘故,那天是你第一次觉得生命面临末日,尽管这样的末日,其实都会过去,并且有延续,如此以来,十七年间,末日之后,仍有末日,生命的峰峦,总须路过深不可测的深言。翼,我无法写更多了!

  可你也知道,世界上绝无再有另一个我。

  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木偶剧,没有声音,没有话语,甚至没有我想要的道具,我忽忙地演绎,残缺不全的记忆。

  翼覧众山小!

世界作文(2)

  朋友,当你沉浸在丰富的传媒里,你可曾想过那深隐于字里行间的书特有的魅力?

  朋友,当你醉心于迷人的电子书籍时,你可曾感受到书独具的馨香?

  还记得,有种感觉叫刻骨铭心,如今却渐行渐远;还记得,有种情结叫魂牵梦萦,如今却逐步淡忘;还记得,有种味道叫馨香甘甜,如今却要香销“甜”殒……

  于是,总不经意地从尘封的书橱里抽出一本久违的书,用心走进她的世界,用心品味她独有的味道。

  书是香甜的。很久以前,犹太人就会在《圣经》里滴一点蜂蜜,然后让孩子去吻书,其用意不言而喻,他们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犹太人的做法实在可敬。其实,无需这样!在书中,你可以领略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老杜春夜吟哦,可以欣赏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小杜清明询路,可以聆听到“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的志和风雨渔歌,可以感受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志南杖过桥东……如此赏心悦目的美景,如此纯洁高尚的心灵,怎能不使我们感受到丝丝甘甜从心湖中漾开,遍及全身,让我们的心灵再次放飞,生命的风铃也由此常响……

  书是馨香的。你不觉得泡一杯香茗,阅一卷美文,赏一首小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吗?很多个夜晚,我总爱独自一人,在那皎洁的月光下,“素月分辉,明月共影表里俱澄清”,看“疏影横斜水清浅”,闻“暗香浮动月黄昏”,边赏“积水空明”的荷塘月色,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时茶香业已腾起,和着花的暗香书的馨香,如江南春水荡起层层涟漪,一圈一圈地弥漫,那朦胧的芳香扑鼻,幻影幻现,是春日,出墙红杏的芳香,还是夏天,映日荷花的幽香?是秋季怒放菊花的淡香,还是冬天,傲雪寒梅的暗香?“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因为我已经醉心其中。“扣弦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因为我已经忘身于外……良辰佳境全杖书籍馨香给我的灵感与荣光,有时灵光一现,思如泉涌,便喜爱在月朗之夜,泼墨挥毫,一气呵成,大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感,不亦乐乎!

  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而我却冒前人之大不韪改成“书中自有甘甜泉,书中自有花馨香”。徜徉其中,我们阅历更加丰富;遨游于间,我们情操更加高雅。哲人曾说“凡人多一份机智就多一份事故,多一份事故便少一份高雅”,难道不是吗?现代化高科技已经逐步销蚀了我们心灵的自然与高雅,岂不可惜?我倒宁愿世人少一份机智而多一份高雅,在书海中徜徉恣肆归依与静,万物自然了然于胸。

  又是一个诗意般月夜,你准备好了吗?泡一杯香茗,执一本好书,在尘埃落尽之际,静气凝神,或立于风中,或坐于月下,或倚于花旁,或独坐窗前,细细品味书的甘甜,书的馨香,洗去烦躁,怡雅之趣自在胸中升腾……

世界作文(3)

  小时看通俗小说,得道之士比如吕洞宾之流出场,常吟两句定场诗曰: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后来知道,他的诗中便有“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的句子。若是佛门的高僧,则常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乾坤。气魄大得紧。

  小时懵懂,理解为高僧仙长法力高强,能把世界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或者一粒沙子上。好比《西游记》里的小妖,真的认为孙行者那只葫芦能装天,心里羡慕煞。

  这是我所作出的最原始的解读。

  后来学唯物主义,有过念头:是不是说,世界这棵大树,是数不清的枝叶构成的?一枝一叶虽然渺小,但共同构成了大千世界。这话虽不错,但这是另一个道理。一枝一叶一世界,和“一粒粟中藏世界”,是异曲同工,是谈“藏”,而不是构建。“藏”字当做蕴藏解,隐着“容纳”的意思。庄子说,蜗牛角上有两个国家争斗不休;胡司令唱: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俩国家之于蜗角,胡传奎之于水缸,才叫作藏。

  佛说的更明确:纳大千于一芥子。一个米粒大的地方,能够容纳一个完整的世界。

  要从物质角度去理解,很简单:这不可能。要容纳整个世界,就得一个地球。一片树叶就只是一片树叶,顶多藏些细菌和尘土。

  幸好,我们还有个博大的精神世界。

  从传播学的角度,一片树叶可就不是一片树叶了。它是丰富的信息的载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它的飘落,能够推断季节的变换;它如果被压在地下,成为化石,便成了至宝,可以推断地球的运动、当时的气候、植物的进化;如果,它被夹在一本借来的书中一起还给书的主人,那么,它本身可能就是一首隐晦的情诗。

  我们使用010101的二进位编码,可以把整个大英博物馆的内容放进一个小小的磁盘中,那么,从理论上说,把整个世界的信息承载上一片叶子上,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它承载的是一个蕴藏丰富信息的世界。

  这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这片叶子,如果是出现在审美领域内,它有多大的魔力呢?

  苏曼殊有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莽鞋踏破垄头云。归来却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而在钱钟书眼中,一座老座钟“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在诗眼看来,一朵小花之中,便蕴藏了整个春天。一座钟表,便容纳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李香君的桃花扇,宝二爷的通灵玉,也是这样的小花和座钟,兴亡世变、悲欢离合、尽在其中。别小瞧了一沙一石,诗人投射上情感和美,放在诗腹中酝酿、烹煮,绣口一张―沙不是沙,石也不是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它容纳了波澜壮阔的人类情感,它是半个盛唐,它是整个世界手不是手,它是温柔的宇宙。

  这片树叶,如果出现在哲学和思辩的层面呢?回过头来看,那些高僧和仙长,可是研究传播学,或者搞艺术的么?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埂古的问题始终高悬在人类的头顶,我们无从解答,却没有放弃过探寻。

  一开始的探索,是从具像中发现抽象。如禅宗所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人们以为,道在虚无飘渺间,在高远幽冥处。深山藏古寺,绝处有高人。但这个见解,层次是低的。高人不见得必须在深山,平地亦可得道。更高的层次似乎是,见山仍是山,见水还是水。

  佛在灵山说法,说是说法,却不说话。只拈起一只花,示诸众人。众弟子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他悟了道,传了佛的衣钵。

  宇宙间的奥秘,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杨朱说,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遂千载万年,背上小气鬼的骂名。然而,他毕竟不是葛朗台。但他想表达的是,对为了整体而可以损伤个体的警惕。一根汗毛,代表着一个个的人。

  据说,持戒森严的僧人即便喝水时,也要持咒: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如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一碗水虽浅,但里边有芸芸众生。

  道在何处?在一举一动,在一颦一笑,在日常琐务上,在寻常事物中。饥来吃饭困来眠,就是修道。庄子甚至说,道在矢溺。可到厕所中寻。

  见秋毫之生,格致流年暗转,察一叶之茂,体味生机涌动,观一花之开,印证无上菩提。世界在何处?且于一枝一叶上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作文   高中   议论文   4200字   记认   世界   馨香   高僧   甘甜   暗香   末日   高雅   树叶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