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上赏清秋

  李白曰:“烟花三月下扬州。”多年来,我一直盼望在明媚的阳春三月去扬州看看,终于在这个长假有机会实现了这一愿望。

  美丽的瘦西湖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30多公顷。瘦西湖本是一段自然河道,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疏浚治理,建造园林,逐渐发展成今天的规模。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湖西岸的长堤上。“长堤春柳”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堤边一株杨柳一棵桃。走在堤上,心旷神怡。到了尽头,便见一圆洞门,上书“徐园”二字,过去是军阀徐宝山的祠堂,门内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池周点缀各种形态的山石,几株翠柳迎风飘舞。

  随后来到小金山。此山原名长春岭,建于清代中叶。小金山四周环水,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登上风亭远望,整个瘦西湖就像一个大大的“l”。小金山就在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上,有“湖上蓬莱”之称。近人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巧“借”: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

  小金山西麓有一堤直通湖中,堤端有一方亭,名“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从钓鱼台前侧看去,正中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一景,左侧圆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俨然两张独幅画面,其借景手法之妙,令人叹为观止。月观是临湖建筑的厅堂,四面皆为格扇,此时正值桂花盛开,清香四溢。

  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据说五亭桥是清代扬州两淮盐运使为迎接乾隆南巡,特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五亭桥有15个桥洞。据说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十五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可惜我没能赶上中秋之夜来此。

  吟月茶桥与诸景隔湖相望。“念桥杜牧三生梦,吟月扬州第一楼。”其楹联堪可玩味。登上游船,在“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乾隆水上游览线中,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宜人,山山相依,景景相辉,令人目不暇接。

  随船驶出瘦西湖,回头望去回味无穷,顿悟扬州的“烟花瘦西湖”之称。“金秋十月扬州路,历史名城面貌殊。”真是名不虚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作文   小学   六年级   游记   900字   白塔   钓鱼台   小金   阳春   乾隆   长堤   扬州   金山   清秋   河道   清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