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晋献公灭虞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篇哲理故事,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晋献公灭虞

  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送上宝玉名马,请求向虞国借路去讨伐虢国。

  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对国君说:“俗话说,‘唇亡则齿寒’,虢国和虞国互为屏障,相互依存,并不是能互相把对方当成礼品送给别人。晋国现在可以从我们这里借道把虢国灭掉,不久以后就可以把我们灭掉。”

  虞国的国君却说:“我与晋国是本家宗亲,它是不会害我的。”

  宫之奇解释说:“本家宗亲的关系是靠不住的。按理来说,晋国与虢国的关系比我们还要亲近,但是结果怎么样呢?晋国还不是照样要去消灭它!”

  可是虞国国君还是听不进去,他说:“我供给鬼神的祭品一向很丰富。我会得到鬼神的保佑的。”

  宫之奇说:“鬼神并不完全满足人的欲望,它是有所选择与有所凭借的`,这种选择与凭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有德,然后才决定是否来保佑他。一个无德的人,神怎么会来保佑他呢?没有了德,百姓不会和睦,鬼神也不会接受他的供品。所以说,鬼神所凭借的就是看人是否有德。进一步来说,晋国取得了虞国与虢国,他们推行德政,以此来祭祀鬼神。难道鬼神会不接受吗?”

  固执的虞公最后仍然没有听他的劝告,坚持给晋国借路。晋灭掉虢国后,回来时就顺道攻打虞国,虞国国君只好牵著名马、抱着玉璧前去投降。

  哲理点拨:国家的长治久安,是需要统治者实行德政的,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不是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而是通过歪门邪道,甚至是求神拜佛来办事,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作文   素材   哲理故事   800字   晋国   国君   哲理   宝玉   求神拜佛   德政   宗亲   本家   鬼神   关系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