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成语故事

  导语: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禾。 后来比喻用错误的办法去消灭灾祸,结果只会使灾祸越来越大。

  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禾。

  战国时期,七雄鼎立。魏国地处中原,背靠秦国,成了各国诸侯霸主要想统一和兼并别国的必争之地。后来,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自秦昭王起就采用魏国人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地攻打邻国。公元前275年秦国军队一直打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城下,魏王被迫献出一些土地请求讲和。

  公元前273年,秦国再次向魏国进兵。魏国将军段干子被打怕了,不敢抵抗,就建议魏王再把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割让给秦国求和。这时候,正好合纵抗秦的倡导者苏秦的弟弟苏代在魏国,他向魏王进谏说,段干子割地求和的建议,是一个亡国的坏主意。如果魏国老是把土地割出去,秦国的胃口会越吃越大,这样一来,魏国离灭亡的'日子就会不远了。接着苏代又打了个比喻:“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思说,割地给秦国求和,就好象抱了柴草去救火,柴没有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魏王没听苏代的劝告,还是决定将南阳地区割让给秦国求和,结束了这场战事。但是秦国得了南阳,也并没有因此真的罢手,在其后的近四十年间,仍不断地强占魏国的土地。到公元前225年,魏国终于为秦所灭。

  后来人们就以“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来比喻用错误的办法去消灭灾祸,结果只会使灾祸越来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作文   素材   成语故事   700字   抱薪救火   获嘉   魏国   秦国   史记   南阳   柴禾   灾祸   公元前   比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