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青年节: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英模纪事(二)

  无论是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无论是搏击改革开放的大潮,还是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他们始终与祖国共命运、同呼吸、共奋进,用理想的光芒照亮人生之路,用青春的激情唱响奉献之歌。

  这是一群热血青年,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奔赴荒原,艰苦创业,唱响了建设新中国的雄劲战歌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杨乐

  著名数学家杨乐回忆起年轻时做研究的经历仍然感慨不已:“我有这样的经历,一进入科研的攻坚阶段,就往往是食而不知其味,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满脑子都在想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一想就是一整天,往往会持续三四个星期。这必须集中精力,不能有丝毫干扰。”

  正是靠着这种“食而不知其味”的精神,杨乐与张广厚合作最先发现了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与波莱尔方向间的联系,并建立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具体联系。

  杨乐表示:“我国科技界需要高水平的领军人物,我们希望有年轻人超越自己。我们殷切希望年轻的学术带头人的学识和水平不断提高,以缩短与世界的差距,甚至与世界水平持平或者超越世界水平。过去中国出过这样的人物,今后也一定能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有远大的胸怀,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发展的宏图之中。”

  1979

  年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全国青年中开展了历时多年的“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青年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和着祖国前进的脉搏开始了新的长征。

  1982年9月24日,在北京展览馆大厅,在这个曾经诞生过第一支青年突击队的地方,共青团北京市委召开了一次命名表彰大会。这次会议将“北京市新长征突击队标兵”称号授给了北京六建公司隋世忠抹灰工青年突击队。

  这支成立刚刚两年的青年突击队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第一支青年突击队,他们在连续两年多的时间里,创出平均月效率160%和质量全优的好成绩。1981年3月7日,《》发表社论《我为祖国振兴做了什么———隋世忠青年突击队给人们的启示》。从此,青年突击队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光荣称号。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巨变的年代,青年以其特有的开拓创新精神,成为社会巨变的有力推动者。

  孙晋芳

  1981年,中国女排顽强拼搏七战七捷,夺得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后来又取得了“五连冠”的骄人战绩,“人生能有几回搏”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口号。

  当年的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现在已经是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她回忆说:“当时根本没想过名和利,心中只想着为祖国争光,为人民争光。”

  张海迪

  20世纪80年代的神州大地上,还有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人们在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面前,在这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勇士面前,在这位以自己的痛苦换取别人的欢乐、以缩短自己的生命来延续他人生命的时代楷模面前,深深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邓小平同志挥毫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张海迪以顽强意志与病魔斗争,自学成才,成为20世纪80年代自强不息、追求人生价值的典范。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现在的张海迪依然繁忙,一个多月前刚刚参加完全国两会的她,不久就要应邀去德国巴伐利亚访问和工作一年。这些天,张海迪又重新拿起了放弃多年的德语课本,一课课地学习。翻开那些被磨损的书,张海迪的思绪又不禁回到了年轻时代,回到了那些自学外语的日子里。“那时候学习德语,我只是出于热情,我就是喜欢学习,至于学了德语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多学习一些知识总会有益。因为我们这一代人都曾用这句话激励自己:知识就是力量。我每天有时间就学习,从不让自己虚度时光,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今天。我在学习中获得了力量和快乐,也学会了为社会服务的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作文   五四   青年节   1900字   共青团   德语   英模   艰苦创业   纪事   新中国   中国   祖国   面前   初中   年代   生命   青年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