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

  一笔划开万丈星幕,梦汇中华大地;一印烙下炎黄胸中,难涸万里长江。

  ——题记

  夏朝的青铜,昔日金光是帝国的强盛;殷商的金文,象形笔画是文明的萌发;春秋的文化,百家争鸣是思想的进步;战国的烽火,七国争雄是军事的发展。楚汉魏蜀吴,代代有精英;唐宋元明清,朝朝传文明!

  中华的腾飞来源于梦想的汇聚,如今奥运梦、世博梦、航天梦一一实现,中国这东方的太阳终于煜煜于苍茫宇宙,俯瞰于民族之林。炎黄子孙因辉煌的文明让世界铭记了这东方的太阳,而这太阳的不断升起却遗漏了一些精魂,殊不知它们已随风而去......

  当今的我们,追求新兴的潮流与时尚,中国在一步步实现容纳世界文化的梦想,却失了一份传统民族情的记忆。当你满怀深情地高歌“myhurtwillgoon”,为何不垂首轻轻低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你在圣诞节欢歌跳舞,为何不等到除夕夜一家团圆?当你坐在银幕前边,为美国大片中的震撼之处所惊呼,为何不翻开古籍,为历史沉浮的沧海桑田而感慨?华夏之情满腔洋溢,那是中华民族不变的情谊,是炎黄子孙不忘的烙印!

  从衣襟飘飘的青布马褂,到西装革履的国际服装,中国在一步步实现改革求新的梦想,却失了一份淳朴民族风的回忆。清朝的剃发易服,将承载了中国三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服送进了坟墓。此后,当人们再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却幻不出衣襟漾漾的倩影;当人们再思“鸳鸯两字怎生书?”,却道不来抚字绣衣的甜蜜。手握毛笔,没了那拂袖撩墨迹的志趣;轻捧茶杯,少了那收襟味茶香的意境。只因那是锦绣中华的历史,衣冠上国的精髓,那是中华民族形象的代表,是炎黄子孙不息的烙印!

  信息时代加快了生活的脚步,中国在一步步实现快速发展的梦想,却失了一份永恒民族心的印记。请平静那颗浮躁的心,扫去古书上厚厚的浮尘。衔起书角,那浓郁的书卷香气会溢满你的心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闺中人的惜花伤春,隐隐透出了易安居士婉约的淑女气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深刻哲理,直抒了东坡先生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洒脱的人生情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中的兴奋与喜悦溢于言表,易见青莲居士的激情与得意。拾起鲁迅的《风筝》,愤懑于当时社会黑暗的封建礼教;挑起一《促织》,感叹聊斋先生的“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文学墨迹之瑰宝,即华夏文明之精魂,那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不褪的烙印!

  浩浩黄河五千公里,泱泱华夏五千多年,时间沙漏中沉积的是梦想的精魂,历史滤网中细腻的是永恒的印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为何不俯首拾起遗落的精魂,重拾“旧梦”,重忆烙印,为何不燃起中华民族文明梦传承的火炬,让它的火花,在炎黄子孙的心中熨烫成永恒的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二   八年级   话题   1200字   烙印   精魂   华夏   炎黄子孙   中华   中国   中华民族   民族   梦想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