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们为什么要沉默

  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新闻:某位老人摔倒在路边,路过的群众或围观或熟视无睹,总之,都沉默着,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又或是这样:几名歹徒公然抢劫某女子,看见的群众都沉默不语,极少人甚至没有人见义勇为。

  为什么我们不说话,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了沉默?

  回望历史,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其中的“中庸”必定影响了代代中国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儒家认为君子应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做事做人就要恰到好处,不走极端,不特立独行,也就要懂得“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大家都遵守的原则。要和谐,不要突兀,与大家的声音保持一致。它还强调了要有社会的适应能力,用灵活变通以达到“和”的目的。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于是我们懂得在任何环境中逆来顺受,学会了保持沉默。

  如果说儒家思想在道德上为国人集体沉默提供了保障,那制度上必为专制统治利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专制的封建社会,皇权的绝对至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我们没有形成自由民主的社会风气,我们甘愿被统治,被压制。中国的历史就是噤声的历史,思想、言语操纵在帝王手中。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到其后的八股取士,文字狱,我们能有自己的言语权吗?一个与帝王不和,小至你的官职,大到你的性命及家庭都化为乌有。你不敢有也不能有。鲁迅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长期被压制,骨子里的奴性,让我们冷漠了,沉默了。

  我们形成的沉默习惯究竟沉默了些什么?沉默了反抗的勇气,沉默了社会责任,沉默了良知。沉默,究竟得到了什么?得到了所谓的安稳日子,自我利益。也许有人会不屑:为什么不沉默,为什么要去自损利益?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说:“任何人的死亡都会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中,因此不要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正为你而敲响。”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你的沉默,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责任,因为“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继续沉默?我们需要声音,社会需要声音,需要更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作文   高三   议论文   散文   高中   900字   海明威   沉默   丧钟   中庸   帝王   中国   君子   声音   中国人   社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