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铸就成功——观《宝葫芦的秘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是呀!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而迫使它熊熊燃烧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许多名言都重复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是否能成功,不是看他有多高天赋,而关键在于是否勤奋。     就如《宝葫芦的秘密》一样,小学生王葆发现能帮助人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其实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后,毅然甩弃了宝葫芦,自己天天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功。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正如鲁迅所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举世瞩目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他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斥责,读中学时成绩也不太好,他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但他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后来,他在瑞士找到一份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顽强攀登科学的高峰。他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于建立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后来又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爱迪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在班上成绩也不算好,但他离开学校后,努力自学,以无比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为了寻找可以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他通宵达旦的工作,摘录了4万页资料,试验了1600多种植物和6000多种矿物,最好才使电灯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记载的就有1328种,这是多么惊人的成就呀!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使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了科学巨人,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又想到了自己,每次做作业,能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一些,订正作业也懒惰一下,做好作业就去玩,不知道复习前面的知识,做一些课外作业,面对家长批评还要顶嘴,真是太不应该了!     人的一生都是平等的,之所以有人会成功,做出了一翻轰轰烈烈的大事,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有的人却注定一辈子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甚至成为社会的累赘,是因为成功的人懂得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有耕耘就有收获,只要我们渗透了勤奋的源泉,风雨过后便会是春色满园,荆棘过后,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宽敞大刀大道。     所以,让我们为明天的成功为之勤奋,让我们一起铸就明日的荣光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作文   小学   六年级   经验谈   900字   华罗庚   爱迪生   葫芦   勤奋   偷工减料   作业   电灯   刻苦   秘密   努力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