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从众的禁锢

  创新,就是因为想法独特有价值,可是大众化教育在慢慢扼杀了我们的这种能力。

  随手画一个圆,幼儿园的小朋友会说:硬币、饼干、项圈……小学生会说:数字零。中学生会说:英文字母o或数字零。可见想象力逐渐被中国式教育吞噬,这种强行灌压试教育,就像是机械型雕刻者,把每个人雕成一个样子。学校的老师总说这是公理记住就行了,讲太深奥你们不懂,久而久之我们不喜欢提问题,我们对知识的好奇心也慢慢减弱,思维在不知不觉中被禁锢。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他实行走班制,给每位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表,虽然是高中可是如果你对哪门课程感兴趣,你可以系统深入的学习,当然高考要考的知识也照样学习,根据今年的大学录取率可以证明,这种教育模式很受用。陆续各大城市也在实验中,我们这些明年就要考大学的一定是感受不到新式教育了,只希望中国教育摆脱掉“中国式教育”而是以“中国教育”扬名世界成为学习典范。

  我们学校新高二的学生体验着“把课堂教给学生”老师提前发导学案,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难题,上课时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讲题。教室设置三块大黑板,学生可以随意地边写边说自己的解法和观点。这种方法,在老师们看来只是用于愿意自主学习的成绩较优异的同学,因为总有些懒惰的学生只是听听别人想出来的过程,甚至只是抄下来根本不去自己动脑。是啊,这种方法还是存在弊端。只能说这种方法算是一只脚迈出禁锢,还不够成熟。

  文理不分科,英语不参加高考,体育成绩算入高考分数,教育的改革正在想全面发展,我只希望今后的教育可以考虑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逐个对待不要扼杀了不同类型的人才,跳出从众的禁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作文   高一   议论文   散文   高中   700字   录取率   项圈   中国教育   黑板   成绩   老师   数字   学校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