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社会。不可否认,学位和文凭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人为了它们而费尽心思寻取。

  比如说高考加分造假。

  罗彩霞和王佳俊均为2019年邵东县邵东一中298班应届文科毕业生,当年在填报志愿时,王佳俊在本科二批院校志愿栏填了贵州师范大学,而罗彩霞填的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但高考分数出来后,两人的分数均未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罗彩霞考了514分,王佳俊则是335分,而2019年湖南省文科本科二批分数线为531分。两人都没有达到分数线,罗彩霞也没有填报贵州师范大学的志愿,王佳俊却成功地冒罗彩霞的名,顺利通过了贵州师范大学的入学身份审核并注册了学籍。

  2019年7月,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某,因查出民族身份造假,被由重庆市纪委,民宗委,公安局,教委列为违规学生。之后,北大放弃录取何某,港大亦宣称不录取。

  一件件高考造假案例表明:受伤最重的还是孩子,他们成了事件中最大的牺牲品,还未走上社会就被社会所不容,甚至一辈子都要背上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包袱。

  那些高考造假的人是可耻的,学习难道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学位而学习吗?我想答案不是这样吧。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习,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丰富生活,使自己变得更有内涵。学位只是一个代表的象征、只是一个衡量的砝码。学习为了道德品质而学,高考造假岂不丧失了本身良好的品质吗?

  “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次子陶晓光的一句话。

  1936年,陶行知出国宣传抗日,他的儿子陶晓光被迫逃到了汉口,找了一份工作。因要学历证明,陶晓光便写信给父亲的学校请求帮忙开一份学历证明来应急。证件刚寄到,陶行知的急电也到了,他要求儿子将证明寄回,不准使用,接着又寄来一封快信,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

  无论什么事,倘若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甚至于弄虚作假,做出了违规逆道的事,最后疼的只能是自己。

  从“白丁”到“秀才”,本身就是一个艰辛而寂寞的过程,任何人都不例外。想取得喜人的成绩,就要奋斗。要奋斗,就会有付出和牺牲。只要不畏寂寞,不怕艰辛,脚踏实地去拼搏,或许“白丁”还真能变成“秀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一   七年级   话题   1000字   白丁   邵东县   秀才   汉口   快信   贵州   分数线   师范大学   学位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