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如今,科学技术已走进千家万户。现在,就让我介绍一种普遍的科学技术——电。

  物体和物体磨擦后能带电,就是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叫做正电荷,用符号“+”表示;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叫负电荷,用符号“—”表士。同种的电荷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互相排斥的现象。异种的电荷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互相吸引的现象。两个带异种的电的物体接近时,不仅相互吸引,还会出现火花,并发生“噼啪”声,这钟现象叫做放电。晚上关灯脱衣服睡觉时,也许就会见到放电现象。

  雷电也是由于此原理而出现的自然现象。

  雷电是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在炎热的夏天里,云层由于上升的热空气不停地冲击磨擦,产生静电。当带电的云层接近和它电荷不同的云层或高耸物体,产生放电现象便成了雷电。放电时听到的声音就是雷声;放电时看见的火花就是闪电。因为这种现象几乎都是在炎热的天气里,所以雷阵雨通常是在夏天里。

  雷电在古代被称为“天火”人们认为那是天神发怒的后果然而,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可林解开了这个谜。富兰克林做了一个实验:当天空出现雷电时,富兰克林拉一根金属线放风筝,把天上的电引下来,从而揭开了雷电之谜。这个过程非常危险,如果电流太大,富兰克林立马会因触电而死。然而,他站胜了这一切,从而发明了避雷针。避雷针是由金属棒,导线,金属板构造完成的。

  科学家在常期的研究中发现:用一根能通过电的铁丝,代替一块磁铁,同样能使旁边的指南针转动。这说明电流经过铁丝能产生磁力,证明电与磁有密切的关系。英国大科学家法拉第根据电与磁的关系推想:既然通电能使电产生磁力,那么磁铁是否可以产生电流呢?

  1831年,法拉第用一个铜丝绕成圈筒与一块磁铁互相运动,终于发现了磁也可以产生电,从而发明了发电站。

  有了电,人们就千方百计地使电力为人类服务。

  美国人莫尔斯利用电可以产生磁力的原理,发明了有线电报。

  1884年莫尔斯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两个城市之间架起了有线电报线路。从此,电报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以后,有线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人们传递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消耗部分电能。这些被消耗了的电能,回转变为热。电流越强,导体的温度越高。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导体便会发光。很多电器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电灯是根据电产生热和光的原理制成的。它的发明和改造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既能耐热又能发光的材料做灯丝,先后实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终于发现白金丝的性能最好,但价格过于昂贵。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并不灰心,后来,他用碳化了的竹丝做灯丝,同时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一防止灯丝在高温下烧成灰烬。他做的电灯连续点亮了1200个小时,创造了一个奇迹。电灯的主要构造是:金属底座,灯心,灯丝。

  电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建设的水力发电站,风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太阳能发电站,核电站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时代。

  电的应用,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前进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作文   小学   说明文   1300字   法拉第   富兰克林   灯丝   发电站   电荷   磨擦   雷电   物体   电流   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