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精选10篇_中国机长精彩影评大全

  《中国机长》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小编整理了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精选10篇_中国机长精彩影评大全,欢迎参考。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

  知道什么是奇迹吗?四川8633就是奇迹!全中国,全世界不可思议的事件!

  10月1日,我和飞飞一起去看了国庆档的其中之一的影片一一《中国机长》,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中国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过,而这部《中国机长》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佳作。它表现了中国机长在灾难面前奋战到底,勇敢应对,永不放弃的精神!进场时,我和飞飞脸上贴着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感觉特别自豪!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中国机长》改编自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真实经历,真实展现了中国民航精神。《中国机长》被称之为“世界级民航史奇迹”,危急关头,张涵予饰演的机长拼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机长因风挡裂被吸出窗外,瞬间心跳加快。乘客们也纷纷陷入恐慌当中。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演员饰演的空姐及机组人员,则负责帮助乘客稳定情绪。

  在观看中,座舱施压、温度骤降、大风、缺氧等惊心动魄的场面,不禁让人心跳加速,屏住呼吸,咬紧牙关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而机组人员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确保了飞机上119名乘客平安落地。看完电影不禁大呼“机长万岁”,也不禁伸出了大拇指!为机长点赞!虽然期间遇到强风、低温、恶劣天气等多重考验,但最终成功降落,真是奇迹呀!

  震撼、激动、刺激,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四川8633、机长、空姐、机组人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二

  电影《中国机长》为“中国骄傲三部曲”第二部,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一番话“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这是对我们平凡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无形的动力,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期望!民航的各个岗位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章和铁一般的纪律。例如我们围界鸟情巡查,一个民航行业最平凡普通的岗位,日月星辰的巡逻在机场巡场道上,保障着机场飞行区的安全和每架航班的安全出行。作为一名围界鸟情巡查员,确保围界鸟情巡查安全,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落实民航安全隐患零容忍”这是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的最高要求,也是对所有行业的最高要求。我们在机场巡场道上日夜穿梭,为了杜绝安全隐患,我们时刻牢记规章制度,严守“三条红线”,牢记真情服务,每天交接班,叮嘱围界巡查安全责任;交接车辆,保证车辆安全正常运行。为了巡逻时不出差错,每次围界巡查时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保证围界安全零差错!

  通过学习总书记对英雄机组讲话,我们要检讨,要避免因对工作流程熟悉所产生的懈怠,避免为安全埋下隐患。随时绷紧空防安全这根弦,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隐患扼杀在萌芽期,随时检查车辆,确保巡视工作安全运行。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认真严肃总结发现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和学习,时刻牢记安全这一重要责任。

  总书记提到: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作为新时代民航人,我们要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弘扬当代民航精神,为部门和公司的改革发展发出我们的一份光和热。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三

  观看完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中国机长》,《中国机长》拍得十分精彩。张涵予、欧豪、杜江在驾驶舱临危不惧,乘务组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各司其职,安抚全体乘客,而西部战区空军、中国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机场各单位均众志成城,为3U8633航班的成功备降通力协作。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现实中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通过“英雄机组”先进事迹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一名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日积月累学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航班机组人员时强调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5·14’事件成功处置绝非偶然。”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深刻印象。在当今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有许多新科技新事物新理论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各个行业的干部群众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只有在工作中多流汗,这样才能赶超时代步伐,及时应对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使我们的工作事业取得成功。

  真抓实干谋幸福。现阶段正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20xx年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各级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脱贫工作者,我们会牢记总书记和各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一切工作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谋出路、找项目;同人民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到党的温暖关怀,早日过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四

  当我坐在影院看到飞行在万米高空的川航3U8633航班右侧玻璃出现网状裂纹不到两秒的时候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内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40 。机组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去的时候;当五号位的乘务员被重达150斤的餐车砸伤腰部,在乘务长一遍遍的呼喊中晕倒的乘务员又挣扎着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当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天气,刘传健机长在自动化设备失灵的的情况下,凭借20xx年的飞行经验和超出常人的心理素质,手动操纵飞机绕飞雷区寻找冲过去的机会时;看到地面管制人员一遍遍对3U8633航班不离不弃的呼叫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时。那一刻仿佛置身其中,时间静止,紧张的心情在空气中氤氲开来。即便知道飞机最终会安全落地,依然会紧张到手心出汗,不经意间早已是泪流满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地面间歇性失联的航班上,传来刘传健机长淡定至极和逻辑清晰的声音;当广播里传出乘务长异常坚定“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我们能把你们安全带到目的地”的声音与释压的客舱里那些惶恐不安的乘客、大声哭闹不止的孩子、还有丧失理性要闯入驾驶室的男子以及当时所面临特情的凶险程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时。作为一名民航人我清楚地知道,现实中当遇到突发情况时的乘客远比影片所呈现给大家的难以安抚,即便乘务员喊哑了嗓子也未必能够让情绪激动的乘客安静下来。而在这一次现实中的情况确实远比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情景更加惊心动魄更加令人不知所措。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五

  《中国机长》中的原型是“英雄机长”刘传健,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军人身上的那抹绿色就是生命的颜色,是安定和坚强的信念,中国解放军和人民的心更加紧密相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他们没有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一样的神奇本领,但他们是和平年代的“保护神”,是我们岁月静好背后那个负重前行的人。保家卫国、戎守边疆、异国维和、抗洪抢险,都有他们的身影,中国军人,就是我们的“超级英雄”。

  我们的“超级英雄”,用血肉筑起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军人挺身而出,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尊严。在紧急关头,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开拓部队前进的道路,董存瑞手举炸药炸掉敌人碉堡、黄继光用胸膛抵住敌人的枪口、邱少云火蔓全身巍然不动的坚毅、杨靖宇不畏生死的勇毅……到新中国成立之时,数百万革命烈士奉献了自己生命。中国军人用钢枪肩负起使命担当,用决心和毅力、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筑就起保家卫国的堡垒,最终换来了新中国的到来。

  我们的“超级英雄”,总能带来希望的曙光。走过战火硝烟的时代,中国军人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在最危急的时刻、在群众危难之际,超级英雄们总是及时出现,带来希望的曙光。1976年唐山大地震、20xx年汶川大地震、20xx年曲县特大滑坡泥石流……每一次灾难降临,解放军战士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硬生生的从绝境中开辟出生的道路,用双手保障无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一首歌名叫做《为了谁》,为了人民群众、为了保卫祖国,他们在没有战争的年代不求功名、不计得失,一往无前地奋斗着。

  我们的“超级英雄”,奔赴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祖国哪里有需要,超级英雄们就奔赴到哪里,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利益、不讲条件,把服从命令当作天职。在祖国的边陲,解放军用双脚衡量着祖国的边界,被称作“流动的界碑”;在原始森林中,穿梭于悬崖绝壁之间,常与豺狼虎豹为伴,守卫着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在异国他乡,在世界某个危险的国家,维和解放军正在为饱受战火蹂躏外国民众撑起一片祥和的天空,还他们一个安宁的家园。他们因为祖国的需要,舍弃了自己的小家,缺席了儿女成长、错过了父母的陪伴,但他们从未有过怨言,只为点亮万家灯火。

  我们的“超级英雄”,深藏功与名却退岗不褪色。当他们卸下戎装、走出军营,回到久违的亲人身边,但他们从未忘记过初心和使命。老英雄张富清,立下赫赫战功,在退役转业以后深藏功与名,带着革命的热情,主动投身到偏远艰苦地区,开辟了人生的第二战场,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着;英雄机长刘传健,在驾驶客机过程中突发紧急情况,飞机一度面临坠机的危险,凭借他过硬的专业技术、超强的心理素质,完成了史诗级的迫降,让几百名乘客转危为安,在危险面前他从未“退役”。在危急时刻,超级英雄从未褪色,遇见困难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了第一位。

  我们的超级英雄没有“七十二变”,也没有“超能力”,但他们有坚定的信仰、过硬的本领、优良的作风,在新时代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六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影片由刘伟强执导、李锦文监制,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领衔主演,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还有黄志忠、朱亚文、李现、杨颖、陈数、焦俊艳、吴樾、阚清子、余皑磊、小爱、李岷城、冯文娟等友情出演。

  《中国机长》根据事实改编,真实情况是,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在这次重大突发事件中,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避免了一次重大灾难的发生,反映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当代民航精神的具体体现。

  每个川航3U8633迫降的惊魂细节,都意味着这是一次足以载入航空史的奇迹,川航机组所体现的当代民航精神,更是值得玩味。

  当代民航精神――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四句描述很抽象,抽象的描述却承载着许多故事。换言之,当代民航精神是通过许多生动故事凝练而成的。此次川航紧急备降,避免了一次重大灾难的发生,就是一个新例证。

  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体现的是一种职业担当。有担当才会有作为,忠诚担当更是职业精神的核心。民航这种忠诚担当集中体现在服务国家战略、应对重大灾害上。比如,去年四川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后,民航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九寨机场连续5日实现旅客零滞留,完成旅客转运疏散任务,各项抗震救灾人员物资和飞行保障任务也保持了稳定。

  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职业素养。川航这次紧急备降的确很惊险。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摄氏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危急关头,机长及整个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转危为安,反映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而这种职业素养则是在日常工作中培育出来的,其背后折射的是一种工匠精神。

  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体现的是一种管理文化。在旅客心目中,每一个航班机组,都代表民航的形象。承载这种形象的则是为旅客服务中所体现的工作作风。此次川航紧急备降,是“英雄机长”果断处置和整个机组危急关头科学应对共同努力的结果。团结协作,需要个体具有较高的素质,也需要视服务为生命的团队精神,也是一种管理文化,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体现的是一种精神风貌。此次川航紧急备降,其关键词就是:一切为了旅客安全。每一次航班出行都把安全放在首位,每个机组都时时为安全备课,并在民航全系统形成了“程序意识”“手册文化”,将安全寓于敬业奉献中,成为优质服务的基石。

  当代民航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有了这种职业精神,就能够让管理行为更科学、更有序;有了这种职业精神,就能够化解突如其来的风险;有了这种职业精神,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赢得最终的胜利。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七

  《中国机长》的真实事件是:20xx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迫降。机长刘传健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展示出惊人的冷静和高超的驾驶技术,完全靠目视人工操作,将飞机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机上乘客生命安全,成功化解了一场飞行灾难。

  飞行这个职业,是锻炼心理素质的,只有冷静下来,才能不错不漏不忘的把飞行程序完成,但光靠飞行锻炼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压力和困难作斗争,建立自己坚韧的品质,临危不乱的果敢,只有这样才能安全飞行,胜任机长,同时给人生也带来诸多好处。

  相信很多业内人士,都会感叹,面对如此极端的飞行环境,刘传建机长还能掌握飞行,释压,低温,氧气稀薄这些致命的条件,仿佛在告诉我们,没有身体的飞行,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也警告我们,飞行员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的必要性,和拒绝不良嗜好,戒掉伤害身体习惯的重要性。

  任何一次飞行,都不是机长个人能完成的事,包括了太多太多,驾驶舱,客舱,安保,机务,签派,管制,餐食,排污,现场,拖车,机组车等等,飞行圈仿佛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或者小社会,它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合作,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这就需要机长对运控的掌握能力,机组在飞机上的协同能力,而这次刘传建机长领导,从风挡玻璃损坏到飞机安全着陆,乘务,管制,地面都是完美的配合,完美处理,不得不佩服。

  飞行是一个严肃的工作,好比军人一般,保卫国家安全,不敢丝毫懈怠,但就飞行态度和作风而言,却是非常难以坚持的,就像刘传建机长,在航前依旧对熟悉的航线,机场天气,航路天气,油量,飞行通告,身体状况等都做到了具体了解,没有丝毫松懈,我想这是飞行一辈子需要坚持的品格,也是人生需要坚持的。

  捷克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伏契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英雄机长刘传健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或许每个人的生活并不波澜壮阔,或许每个人的事业不会惊天动地,但只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都可以在追梦路上把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不懈奋斗中放射出人生的夺目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使感动如涟漪般扩大,在感动中成就梦想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英雄机长”刘传建每天都坚持训练,认真学习操作……透过种种细节不难发现,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正是因为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了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培养出精益求精的专业能力。在会见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勇敢精神,来自你们平时养成的强烈责任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精湛专业技能。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与坚守。平凡因坚守而不凡,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专注,才能换来奇迹时刻的沉着坚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在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英雄人物永远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坐标,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奋力前行的时代火炬。我们要从英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努力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出不平凡。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八

  作为国内首部真实事件改编的民航题材影片,《中国机长》为观众呈现一部展现中国民航奇迹事件的超级大片!《中国机长》是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事故改编,在风挡玻璃突然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扎实的操作、正确的判断,冷静沉着的将飞机平稳降落,这是一次足以载入航空史的奇迹,大家称他是“英雄”、“中国版萨利机长”。

  也正是因为有了刘传健和全体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机上所有人员的生命被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英雄其实就在身边

  这架航空器于20xx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大家在庆幸这场时间与生命战役胜利的同时,也始终忘不了在飞机上那些遇事沉着冷静的全体机组人员,自此“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油然诞生。“英雄机组”这一特殊荣誉,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上对他们正确处理空中险情的肯定和赞扬。

  在会见“民航英雄机组”时,习总书记指出:“5·14”事件的成功处置绝非偶然,绝处置险情时,机组人员所做的每一个判断、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动作都是正确的,都是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的。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勇敢精神,来自他们平时养成的强烈责任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精湛专业技能。民航圈、民航事、民航人,他们的事迹就在我们每天工作触眼可见的地方,英雄就在身边。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九

  观看完《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机组人员临危不乱、团结协作,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一场灾难化险为夷,拯救了飞机上所有人的生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关键时刻能临危不乱,以超高的专业水准化险为夷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就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勇敢精神,来自平时养成的强烈责任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精湛专业技能。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党员干部想要在平凡的岗位有超凡的成就,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不仅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还要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技能等多种技能成为“全栈”干部。唯有基于丰富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树立的创新意识,才能在平凡的岗位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英雄机组”的成功基于他们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在危难时刻全体机组成员在机长带领下,各个岗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施救,忙而不乱、团结一致、分工协作。学会和团队沟通协作,不仅是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表现,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本领、一种能力,这才能够体现相互支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责任心。

  最新《中国机长》观后感十

  《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飞行中飞掉风挡玻璃的事件改编,这次事件中,刘传健机长被称为是中国版的萨利机长。《萨利机长》是一部美国影片,原型是20xx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舒伦伯格,他也是战斗机飞行员,当转业到民航后成为客机机长。他驾驶两台发动机都失效的飞机迫降在了哈德逊河河面上。网友普遍认为,在川航这次事件中,刘传健机长临危不惧、淡定处置,最终挽救了整架飞机上几百号乘客的性命,其影响壮举和“萨利机长”不相上下。

  其实,刘传健机长曾经是我人民空军的飞行尖子,后来作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员。在带教过程中,处置座舱玻璃爆裂就是飞行员的必须科目。

  正是有了这些训练,为他积累了大量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经验,这为他处置民航飞机突发事件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开教练机或者战斗机,一旦座舱盖破裂,实在不行还能够跳伞,但是民航客机就没有这个机会。此次飞行的飞行速度至少有600到700公里/每小时,还有强大气压和零下几十度的超低温,作为机长只能靠着坚强的意志飞下去。刘传健机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空军战士在畏难之中表现出的担当,不放弃、不抛弃,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现出了中国空军战士的高超飞行技巧,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作文   观后感   8900字   机长   中国民航   中国   影评   民航   机组   乘客   航班   精神   英雄   大全   精彩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