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呈贡七步场小学杨丽娟老师事迹的作文4篇

  杨丽娟,女,中共党员。 1995年杨丽娟师范毕业,放弃了留在城区的机会,毅然背上行囊来到安庆市老峰镇一所偏远的村小——新桥小学。低矮的教室,破旧的课桌……给杨丽娟满怀希望的欣喜中洒下点滴忧伤。本文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关于呈贡七步场小学杨丽娟老师事迹的作文篇一:爱学子,春风化雨润心田

  微笑与杨老师时刻相伴。所有认识她的人都说杨老师好像永远没有烦恼,可杨老师说微笑是我对人生的态度,是给学生最好的状态。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杨老师不是神,但是她却用满腔的热忱和真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杨老师的班上有个叫白君莲的小女孩,家境贫寒,父亲残疾,母亲患精神分裂症。白君莲是个内向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困难让这个孩子过早地背上家庭的重担,十几岁了身高却不到1.3米,头发因缺乏营养稀疏、发黄。杨老师就常常给她买衣服、学具,帮孩子洗头发,还经常给她理发,经常留孩子和自己一起住,给孩子增加营养。学校的老师都戏称杨老师多了一个小妹妹了。在白君莲的心里,杨老师已经是她的亲人。至今白君莲已经二十多岁了,还常常和杨老师保持联系。

  记得是她工作第三年的时候,班上有个叫江飞的男孩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脚踝突然红肿,以至于不能行走,孩子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当杨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非常悲伤、焦急。这一天她走到班上,看着江飞空荡荡的座位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班上其他的孩子好像对江飞的缺席没什么反应,上课时有几个孩子在做小动作,杨老师停下来,说:“你们健健康康,还能学习,但是江飞同学还在与病魔作斗争,不能来上学了,你们知道吗?……”

  话还没说完,平时开朗的杨老师竟然在学生面前泣不成声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杨老师哽咽着说了一句:“这个周末我们大家一起去看望江飞……”周末她带着一群孩子到医院,江飞的父母还在为孩子的病焦急万分,好在通过网络孩子得的是什么病已经查清楚了,看着孩子父母憔悴的面容,孩子红得发紫已经开始溃烂的脚,杨老师再一次流下心酸的泪水,她临走时悄悄留下四百元钱,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九十年代四百元是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学教师一个月的工资。

  全校的师生在她的感动下纷纷捐款,杨老师善良纯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小小的学校,她的行动也给每个人上了一节真实、感人的人间真情课。每到周末,杨老师放弃了回家与父母团聚,而是到医院陪江飞,给孩子补习功课,鼓励孩子勇敢地站起来……

  江飞的父母感动地拉着杨老师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热泪。一个劲地拉着杨老师的手,说着:“能有你这样的老师真是孩子们的福气,我们真的太谢谢您了!”一年后孩子终于康复了,当孩子再回到学校时,已经不在杨老师的班上了,但是杨老师还买了一本英汉词典和一些书本送给他,鼓励他好好读书。

  像这样的的事例举不胜举,常常为当地学生家长说到孩子学习和教师时,乐乐称道的家常便饭。她的美丽的心灵、高尚的品格、显著的教学成绩让教委主任坚持把她调到中心学校。杨老师离开新桥小学时,所有师生和家长,是那样的不依不舍,一个个抢着拉杨老师的手,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有付出就有回报,她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幸福。

关于呈贡七步场小学杨丽娟老师事迹的作文篇二:耕耘教坛,追求不懈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教育科研,积极倡导“诗意语文”“魅力语文”,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学生的书写和习作的指导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师生一切创办的“春芽文集”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发表的机会,更激起孩子们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很有成就感。学生学语文已经是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所带班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优越,连续几年都取得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组织并排练合唱、朗诵、小主持人等比赛,都取得了二、三等奖。我的学生参加县、市、省、等作文大赛、书法大赛、创新科技大赛„„累计100多人次分获特等奖等奖项,我也多次获优秀指导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或县优秀班集体。

  外籍学生杜远红同学,父亲高度残疾,现已萎缩到了和孩子般高,一直沿街乞讨。面对一个靠乞讨度日的孩子,我的心头只有一个念头:我不仅是他的老师,更是他的“母亲”!这份责任我必须担当。从此学习用品、早点、衣服、卫生、辅导、同学关系,我都一一关注。在我的关爱鼓励下,他再没有缺过课本,也干净多了,快乐多了。他的每一点转变或进步都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

  做新教师的引路人。多年来学校把新参加工作的方瑞琼等老师交给我带,在“师带徒”工作中,我尽心尽力地从解读教材,班级管理等依依指导并时时示范。才工作两年的方瑞琼等年轻教师在我的影响指导,成长很快,成绩突出。看着年轻一代茁壮成长,自己也颇感欣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做的是一份良心事业,是一份传播希望,传播善良,传播美的事业。我愿意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快乐而又充实地忙碌下去,专心工作,爱心育生,诚心待人,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

关于呈贡七步场小学杨丽娟老师事迹的作文篇三:崇大道,己欲达而且达人

  杨老师从教20xx年了,在十八年里,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手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先后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安庆市教坛新星、安庆市教科研先进个人、主持省级数学课题并获奖……这些成果都凝注着杨老师呕心沥血、尝尽艰辛,每一份荣誉都凝注着杨老师的汗水和泪水。她多次代表老峰镇参加区级公开课、市级公开课,都获得一等奖,多次为全镇、全区、全市上示范课,后来还代表安庆市向全省小学数学教师执教了一节观摩课,谁能知道一名农村女教师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背后的艰辛?

  她没想到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想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学生在他心目中永远是第一位的。她敢于担任别的老师不愿带的班级,也敢于承担别人不愿意承担的课程。她就是用爱和耐心让孩子们信任她,让他们能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她就是用责任和热情,让每个孩能够有所提升和发展。她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讲台当成演绎人生的舞台,只要到了课堂上,她就充满了热情和智慧。微笑永远伴随着杨老师!

  杨老师工作十几年,在她的记忆中除了父亲的去世请了一个星期假,除此之外就没有请假过,甚至连结婚也没休完婚假就上班了。在杨老师孩子出生没满月,她就回到工作岗位,担任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家人抱着孩子到学校喂奶。点点滴滴做榜样,事事处处做模范。

  有一次,杨老师在上班的路上,由于下雨路面湿滑,骑着电瓶车的她一下子滑倒了,杨老师重重地跌坐在地上。杨老师怕耽误上课忍着痛还赶到学校,刚刚打上课铃,杨老师很内疚地向学生道歉:迟到了,对不起,请大家谅解!忍着疼痛上完课,下课铃响了,可杨老师却倒在讲台下了,肌肉组织严重受伤,当老师们把她送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是骶骨骨裂,医生建议要卧床休息,否则留下后遗症可麻烦了。但杨老师恳求医生开点接骨片。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讲台需要她,孩子更离不开她!就这样,她每天坚持上班,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有时候稍微的震动都让杨老师痛得直咬牙。孩子们看在眼里,上课是那样的认真,下课一个个争着扶杨老师回办公室,校长发现这一情况后“批评”了杨老师,可杨老师却显出没事一样,依旧微笑地说:“我早就好了,没事的!”杨老师的敬业精神不仅打动了学生、家长,还打动了周围所有的老师,同事们说她是“女强人”,可是杨老师却说:“我不想做强人,只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工作上她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屡获佳绩。记得她第一次参加区级赛课,当时地处农村小学的老师到城里上课的机会是很少的,由于过度的紧张、劳累杨老师的胆囊炎犯了,晚上疼得直掉眼泪。爱人劝他退出吧,但她还是忍着痛说:“怎么能轻易放弃?不管怎样,我明天都要到讲台上去。那么多孩子在等着我。”她只是吃了一些药。临睡前,把第二天上课需要准备的物品全部收拾整齐,睡前又在头脑里放了一遍“电影”,这才迷迷糊糊睡去。没想到,初出茅庐的她竟然获得本次比赛中的一等奖。 后来杨老师在教学上渐入佳境,市优质课一等奖、发表国家级论文、获得市“教坛新星”称号……原先只想摸索教学经验,以辐射乡村教育教学,她只想收获一缕春风,却没想到得到整个春天!

  如今的杨老师兼任老峰镇数学教研员,中心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她不仅培养学生,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教师。她的教学风格在悄悄改变着影响着周围的老师,杨老师热心帮助每一位年轻教师。记得本镇的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江老师要参加区级公开课比赛,这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老师,当江老师参加完镇级公开课后,被推荐参加区级比赛,从未参加过比赛的她紧张得说不出话,杨老师伸出援助之手,陪她一起备课,从分析教材到分析学生知识现状,并帮助她做教学课件,比赛前江老师还是紧张,杨老师情急之下说:“我上一节给你看!”她轻松自如地和学生交流,她的亲和力让陌生的孩子一下子就走近她,随后,杨老师要她给自己这个唯一的“学生”再上,反复磨练,江老师渐渐自如。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后来江老师又参加了市级优质课比赛,在杨老师的一路支持和帮助下,江老师获得了市级一等奖。杨老师还帮助指导很多年轻教师撰写论文,让他们逐渐成为研究型教师。这些年老峰中心学校的数学教研在全区以至于安庆市都是榜上有名。乡村名师的背后离不开一个默默奉献的杨老师!

  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杨老师一直坚守在农村这块土地,很多机会可以调走,可是她却放弃了;十几年,她的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她却依旧默默耕耘,从未停止;十几年来,她没有一次对领导要过荣誉,她的几十本荣誉证书都是获奖证书,都是靠着辛苦的汗水获得。她只是千千万万农村教师中的一员,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平凡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付出,她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教育改变农村,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像城里孩子一样的良好的教育,让每个农村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人生。平凡的工作说不上伟大,倾情的付出无需必要的汇报,然而乡村教育永远离不开这最美的教师!

关于呈贡七步场小学杨丽娟老师事迹的作文篇四:恋杏坛,满怀深情守乡土

  1995年杨丽娟师范毕业,放弃了留在城区的机会,毅然背上行囊来到安庆市老峰镇一所偏远的村小——新桥小学。低矮的教室,破旧的课桌……给杨丽娟满怀希望的欣喜中洒下点滴忧伤。然而,当年仅十九岁的杨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看着几十张童稚的脸,内心不由得激动不已,感觉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是一个大姐姐。

  从那时起她没想到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想做个能照顾他们的好姐姐,让他们快乐。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简陋的教学条件常常让她束手无措,但为了上好一节课,她常常备课到深夜,自己动手做教具,一个月三百多元的工资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剩下的她全用来买教具、书籍,帮扶班上的困难学生身上了。多年以后留下的自制或购买的教具,后来的新桥小学教师仍然在使用着。

  当时她教三年级数学,这是她教的第一届学生,她痴迷于三尺讲台上,像一个大姐姐关心着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她家离学校四十多公里,为了不耽误工作,不耽误孩子,她独自一人住校,全部身心融入在那个简陋的学校与那群可爱的孩子身上,到周末才骑上一辆自行车回家与父母团聚。每天放学后,她一个人孤单单地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她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孩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她的房间成了很多孩子的家。 正是这个家和杨老师的真心付出,这一年她教的班在全镇统考中获得第二名,与第一名只差0.1分,这也是新桥小学第一次有这样的好成绩。

  孩子们喜欢她,家长信任她,校领导更是器重她。乡村学校,教师紧缺,杨老师积极承担多门课程教学,比一般教师的工作量要多得多,然而,她无怨无悔,倾情付出。每年每次考试,所任学科都在全镇名列前茅。一年又是一年,杨老师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领导和社会的一致赞誉。当教委主任想把她调到中心小学时,家长和新桥小学的校长都到教委,找教委主任说:“我们学校离不开她,孩子们有这样的好老师也舍不得杨老师走,请您让她留在新桥吧!”她看到这么多家长期盼的眼神和几十双不舍的眼睛,她毅然地说“我要留在这里,这里的孩子需要我。”

  简陋的教学条件和贫瘠的土地不会打消杨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守着这一份宁静和淡泊,做着一个忠诚的麦田守望者。她满怀深情地守着这块热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作文   初中   素材   5400字   呈贡   安庆市   老师   小学   讲台   事迹   教师   孩子   学校   学生   工作   杨丽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