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好作文

如何写一篇好作文  
 
  很多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抱怨华文难学,华文作文难做难取得高分。  
 
  两位资深华文教学者告诉记者,语文的学习是靠基础,就像英文一样,如果不是经常听、说、读、写,  
 
就无法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做到经常听、说、读、写,首先不能排斥它,更不能有“先入为主”认定它很难学的态度。  
 
  曾在南洋小学任教27年的陈俊祥老师,目前是“华—语文中心”(Hua Language Centre)长堤坊分校校  
 
长,她受访时,以30年的教学经验,列举了小学生作文常出现的问题。  
 
小学生写作文:最忌偏题离题  
 
 她说,小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作文一旦离题,一半分数就不见了,除非文笔还流  
 
畅,否则就连及格都成问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  
 
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都不可能拿到高分。  
 
 陈校长也分析其他作文分数不高的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例如图片是孩子刚拿成  
 
绩册,他的成绩不是太好......,像这样的题材应当是从正面角度去发挥,完成像“得到父母鼓励,孩子发  
 
奋图强”之类的内容。但有的学生却理解成“爸爸大发脾气,骂了妈妈一顿,还把妈妈杀了,最后我也自杀  
 
了.....”,这样的想法不合理,也不应该鼓励,因此无法争取分数。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我吃  
 
先”、“我走先”等(正确是“我先吃”、“我先走”)。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  
 
事,犯上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一篇好作文的评估  
   
 取分秘诀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拿分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描写和形容词等,便  
 
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难忘的事)描述  
 
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还可拿高分。  
 
要求  
 
小学作文(占试卷40分)  
 
 32分及以上—A  
 
 25分及以上—中上  
 
 20-25分—中下  
 
 20分以下—不及格  
 
中学作文(占试卷50分)  
 
 40-45分—A  
 
 30分及以上—中上  
 
 30分以下—中下  
 
 25分以下—不及格  
 
中学生要写好作文 每周抄写一篇佳作  
 
 李满平来自中国武汉,曾当中学老师9年,目前是“华—语文中心”大华广场语文强化班导师。  
 
 李老师说,中学生作文也会犯上小学生一样的毛病,或者说,小学时常犯的错误没及时纠正,到了中学时  
 
还是会继续出现。  
 
  此外,老师对中学生作文要求也提高了,中学作文包括叙述文、报章报道、议论文和完成文章四大类。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接触和学习华  
 
文的时间不够多。  
 
  李老师说,要学好作文,除了多听、说、读、写外,家长还可协助孩子学习归类词组,例如将描写“快  
 
乐”的形容词和成语归在一起,让他们记熟和运用。  
 
  此外,多收集模范文章和剪报,让孩子明白同样的题材可以有多种开头和写法,并鼓励孩子主动观察,  
 
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如果无法写日记周记,也可以每周抄写一篇他人的好文章。  
 
  陈校长和李老师不约而同地指出,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并且要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  
 
能学好华文”,那么学华文的过程,必能胜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作文   小学   六年级   议论文   1700字   偏题   通顺   形容词   题材   小学生   词汇   语文   孩子   中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