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写景作文600字

  1.冬天的柳树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天的柳树描写得像一个婀娜多姿、曼妙轻盈的美丽少女,赞美柳树在春风吹拂下长出嫩绿的新叶、迎风飘舞的景象。柳树是落叶树种,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农村是最不起眼的树。它在山野里、沟渠旁、河滩边,随处可见。

  孩子们对事物的喜好表达得最直接。每到春天,女孩把柳枝折下来,把柳枝的皮剥下来,把软软的带着碧绿柳叶的柳皮扎在发辫上,据说这样头发可以长得快,长得长。男孩子则把柳叶含在嘴里,吹出悠扬的旋律,后来我才知道那叫叶笛;不会吹的孩子也自有妙招,把柳枝在手里揉揉,抽掉中间的木心,剩下空心的柳管,再把柳管截成寸把长,同样可以吹出悠扬的曲调来。有一年,我跌了一跤,摔断了胳膊,乡间的土大夫不知从哪弄来了两片七八寸长、一寸多宽的柳树皮,用作固定受伤的胳膊夹板,我才知道柳树还有这样大的用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人们没有粮吃,便吃野菜,野菜吃完了,柳叶成了人们充饥的最好食物,柳叶很快吃光了,人们就吃柳树的皮,就这样,柳树竟然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了。

  县城南河坝滨河路河堤外的河滩上栽有一排柳树。这些柳树长势十分旺盛,栽植不过三五年的时间,已有胳膊粗,有的甚至有大腿那么粗,大多数已高过河堤三四米。春天,棵棵柳树发出鹅黄嫩绿的叶芽儿,丝丝翠柳染绿了滨河路;夏天,株株柳树郁郁葱葱,碧绿苍翠,柔软的柳枝轻轻拂栏,给行人带来阵阵荫凉;秋天,柳树叶儿青绿中带着浅黄,给滨河路披上盛装;冬天,落尽叶子的柳树枝条,柔柔软软,自然下垂,在寒风中摇曳起舞。

  冬至到了,最低气温已到零下,滨河路寒风飕飕,晚上锻炼的人少了许多。我继续在滨河路冒着寒风快步行走着,越走越快,身体开始发热,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这时,橘黄色的路灯亮了,映照着香樟树油光发亮的叶子和波光粼粼的河水。我不经意间,把头轻轻向右一偏,眼前一片朦胧的青绿,怎么啦?冬至都过了两三天了,柳树叶子还没有凋零?每天晚上在柳树底下散步,竟然没有发现身旁的柳树在冬至过后的严寒里,树叶还是青绿色的!我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扯过一枝满是柳叶的柳条,仔细辨认起来。柳树的枝条还是青绿色的,柔柔软软的,柳树叶子还是绿色的,在叶脉处有些微微的发黄,轻轻一扯居然扯不下来,说明还没有到自然凋零的时候。再仔细一看,柳树叶的叶根处长出了针锥尖大小的白色芽尖。啊!明白了,原来在寒冷的冬天,柳树的叶子要等到来年春天的芽尖孕育出来了、长大了,有御寒能力了,才离开树枝凋零在地上。柳树的嫩芽儿已经发出来了,绿中带浅黄的柳叶在寒风中久久不愿离去。它在寒冷的冬天还在呵护着为来年吐绿的下一代发芽成长哩!婀娜多姿的柳树历来被文人称为“弱柳”,就是这种弱柳,在河滩、沟坎、路旁,在严寒的冬天最后脱去点染冬天的盛装,同时,还孕育出来年春天绿色的希望。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继续在傍晚冒着严寒,观察着那一棵棵在寒风中摇曳的柳树。我依在栏杆上,扯过一条柳枝,仔细观察柳树叶和叶芽儿的变化。在冬至过后的一段时间里,柳树叶由青绿色变成浅黄色,再经过严寒霜雨的吹打,全部变成金黄色。一天晚上,强劲的西北风夹带着雪花吹了过来,第二天早上,滨河路旁的那一排柳树叶子全部落了,落尽叶子的柳树,丝丝缕缕弯腰下垂着,在寒风中舞动着,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匍匐在柳枝上的芽尖儿已经有米粒那么大,它可以抵御严寒的袭击并能顽强地生长了,在三九寒天棵棵柳树已经萌发出暖人的绿意。我不由得想起诗人杜甫《腊日》里的两句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诗人把冬天的柳枝喻为春天的信使。是的,滨河路的那一棵棵柳树不仅给人以温热和感动,也是春天的使者,把绿色和希望同时带给人们。

  2.冬日的阳光

  清晨,微微的曙光透进窗帘,听得见“唧唧啾啾”的鸟鸣仿佛就在窗外,穿衣起床,伫立窗前眺望,鸟鸣声是从对面养马城山的一面坡上传来的,山上植被保护的很好,树木种类杂陈,枝繁叶茂,鸟儿自然也很多,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常开,即使寒冷的冬天也有苍苍郁郁的松绿点亮灰暗的黎明,不多时,一轮红日跃出山巅,大地上的一切立刻精神焕发,被阳光照彻得金灿灿亮闪闪了。

  万物萧瑟凋零的冬天,母亲般慈爱的阳光给了我们许多热量,有了温暖的阳光,空旷的院子里一下子有了人气,来来往往的大人小孩构成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活场景,全新的一天开始了。

  最喜欢有阳光的日子。这种感觉在以前不是很强烈,自从院子里来了许多乡下老妈妈以后才有的。与其说是喜欢阳光,不如说是喜欢晒太阳的老人们。她们大都六七十岁,年龄最长的一位老妈妈近八十岁了。每天清晨,锻炼后的老人们相约到院子里晒太阳,时间可以不固定,但地点一定是要靠墙背风向阳的窗户下才好,隔着玻璃窗,听不清她们说什么,只看见她们不时的又说又笑,偶尔还会站起来伸伸懒腰,聊一会儿,又坐下继续晒太阳继续聊,她们的脸上是祥和慈善的神情,远远地看去就像是一幅泛黄发旧的画儿,包容了太多岁月的积淀和流逝,我的心中渐渐有一点明白,快乐的老人们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喜爱。

  有许多次,我从窗户往外望,忽然觉得她们其中一个便是我的母亲。母亲八十三岁,一直生活在几十公里以外的乡下,每天大把的吃药,却不愿意离开生她养她的小山村,我们没办法,只得随母亲的心意,每次回家总能看到母亲乐呵呵不停地忙活着。自留地要种,家禽要喂养,家务活要做,一年到头,乡下人家的事情总是停不下来,母亲安心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时候,我的思绪不由得翻山越岭回到乡下。阳光和煦的午后,母亲喜欢坐在老屋的门槛上打盹,门槛早已没有了木质的坚韧,中间部分被我们从小长大的脚步磨去太多,留下了一个圆形的'坑洼,母亲总是喜欢坐在那个坑洼里晒太阳,老屋的檐台宽且深,两根大柱子立在门的两旁,刚好满满地怀抱着浓烈的阳光,母亲叫晒太阳为“照阳婆儿”,母亲睡相纯真,很甜蜜地倚着门框歪着头,轻轻的鼾声在空气中弥漫,雪白的头发比阳光还耀眼,梦中的母亲也许正在进行着属于自己的宗教仪式,或去看望离世的父亲,或在地里劳动,或早已游走在山外,我不得而知,却看见日复一日的现实中,她的日渐憔悴和老迈。

  母亲不服老,目光明亮,她的眼神中丝毫没有风霜雨雪,看到的只有:人活在世上一天,就要劳动,就要好好的吃饭睡觉。有了这种人生信条,母亲每一天都是乐呵呵地活着,从不把疾病看成是大敌,相反,还常常安慰子女们:“你们各忙各的事情,不能老惦记着我,我不聋不瞎能照顾好自己。人吃五谷杂粮,就得生老病死,人活完了自己的寿数都得死。”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我分明看见未来的某一个春天,青青的草色中静卧着母亲的新坟,低低的叫一声:“母亲,来看你了。”安眠的母亲久久不答,她是静默的又该是喜悦的,与父亲终于相聚,朝夕相处。

  因着母亲的话往开里想,即使子女和父母之间再亲,也没有必要每天都彼此探问,但心里却被彼此的血缘紧紧缠绕,一声悲一声喜共知同感,只要亲人之间的牵挂了然在心就好。

  冬日,天朗气清,净无丝云,太阳恣意地流光溢彩,没有风的拂动,风静止成老树上的一枚枯叶,那枚枯叶早已走完了生命旅程,只剩下矮小的影子,因此,每当看到灰暗的事物就会想:母亲会不会如落叶一样枯萎?会不会如夕阳一般坠落?会,一定会,答案是确定的,我如实地告诉自己。死,又有何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任何一种生命轨迹的结束都是圆满,都是真正的回归。

  望着窗外,感觉乡下的母亲与这些在院子里说笑聊天的老妈妈们一样,都是那么的喜爱阳光,她们苍老衰退的身体需要足够的关怀和爱,需要晨曦携来金子一样的阳光,沉醉着她们的肉体与心灵,让她们由衷地感到舒畅、自在,幸福的老人们展示出生活的和谐与甜美。

  笑声未歇,阳光西斜,待太阳收去最后一道光芒的时候,整个院子像被老式相机按下了快门“咔嚓”的一下暗了许多,老人们恋恋不舍地起身站立,互相告别,返身回家。宽阔的院子,立刻变得寂寥晦暗,从远处飞奔而来的一股风卷起细碎的尘土,飘过窗前,没有阳光的世界好冰冷,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黑暗的夜晚,心里紧跟着打了个寒战,我和那些老人们一样执着,一样希望再次看见日出,看见灿烂的阳光照在母亲酣睡的脸上。不由得想说:“太阳,是世间万物的母亲;而乡下守望阳光的老人,是我亲爱的母亲。”

  当冬日的阳光再一次打开清晨的窗户时,晴朗仍在,蓝天依旧,阳光下的老人们该是最满足的,阳光下的母亲该是最幸福的。

  3.冬天的茶园

  今年的冬天,寒冷异常地早,时令未到冬至,竟然下得鹅毛大雪,将陇南的原野银装素裹,茶园也涂上了淡淡的银白。我们来到茶乡马家山村。车子顺着一条盘山公路向村里徐徐行使,车窗的玻璃已被车内的热气与外界的寒流模糊了,用一团纸擦拭玻璃上的薄雾,窗外的景色便清晰了起来。一畦畦茶园似飞毯一样飘然向后飞去。那浅淡的绿,油油地从整片的淡白中透出,让人生出些许激动来。车子可以直达村舍,在一家新修的二层楼房的大院子停了车。毛支书介绍了全村的灾后重建情况,他指着这家说,前一月才完工,最近刚贴了瓷砖粉刷了墙面,月底就要入住。好气派的楼噢!村子周围栽满了茶树,房与房之间也镶嵌着茶苗,整个村子都被茶树裹着。

  一抹如带的薄雾浮居山顶,幻化了高处的森林和森林间渲染的洁白。茶园却更显清晰了。积雪渐渐从茶枝消融下来,透出诱人的绿。肥厚硕大的茶叶像刚洗过一样,在冬的季节里静静等待。没有一丝风,但彻骨的冷让人生畏。脚上穿的棉皮鞋,已隔不了地气的寒,浑身透心的凉。我拨开路边茶园里簇拥着的茶树,根部还积着厚厚的雪,一些已结成了冰,但坚硬足能击溃飘浮的思想。在叶子间躲藏着让人心喜的密秘,许多含苞的茶花骨朵,露出白的、红的刚从叶柄绽放的一丝。这是一个让我吃惊的秘密,寒冬腊梅开花我是知道的,如今寒冬看到茶树开花,这不由得让我心生敬畏。我不敢碰它一下,生怕因我的无礼而玷污其圣洁。过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将是茶花烂漫,寒冬如梦的境地。那时依然是冬天,有谁能欣赏此景呢?热闹属于这些圣洁的生灵。

  茶园整齐而壮观,一排排,一行行,星罗棋布,仿佛绣织的绿毯,美妙如画。茶枝都是初秋修剪过的,矮矮的,似长龙列队,显出几分韵味。茶园中留出的一道道垄,残雪稀露,从沃湿的土壤中,依稀可辨茶农上足的冬肥,茶叶绿得黝黑而发亮。地埂上生长着几棵柿子树,落完了叶子,树枝上悬挂着火红的柿子,点缀其间。

  茶园中有一湖水,名曰龙池。龙池正躺在山湾的平坦处,方圆约数十亩,湖水清澈碧蓝,如同茶园的眼睛。湖水泛出淡淡的绿,是湖中水藻的颜色。荷叶残败在湖心,荷枝托着这些败叶随风摇曳,荷根深深地扎于池塘的泥中,湖面上分明可见露出泥沼的一段深紫的根。湖面上搭建着两方看台,一处是戏台、一处是观戏台,依湖而建,伸向水中,中间隔着十余米的湖面。在此别具匠心的设计,应是别有一番滋味。戏台是专为举办采茶节而搭建的,节会过后没有拆除,便成了一处景致了。今天,行走在冬天的茶园中,又碰到一处人造的景致,便徙步在戏台上转悠,思绪缥缈无尽。在此可以感受美丽的龙池,感受冬天的茶园,感受茶园中歌舞升平的景象。严冬,冰封了山地,瘦了龙池的水,使冬天的茶园更显风韵,与苍松赛绿,与腊梅竞放,尽显君子般的从容。

  下午,车子在无垠的茶园间移动,游龙似的穿行。我打开车窗,思绪就飞了出去。假如有太阳,冬日的茶园不知有多么美的景致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作文   体裁   写景   4800字   冬天   柳枝   柳叶   茶园   柳树   乡下   叶子   春天   母亲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