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素材:一曝十寒

  事例内容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高明的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好的口才,尤其善以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刺劝戒执政者。孟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一次,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和轻信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之物,可是你把它放在阳光下照了一天后,却又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


  他还进一步说:“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承蒙大王信任,听了我的劝诫后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旦离开你,那些终日围着你转的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这与一曝十寒没有什么区别。”


  后来人们用“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小编解读


  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韧劲,防止半途而废,杜绝一曝十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作文   写作素材   历史典故   400字   孟子   执政者   目的   谗言   韧劲   昏庸   奸臣   典故   比喻   大王   素材   决心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