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记叙文中表情达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成功的作文,总是离不开写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同学们在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进行描摹观照之时,一定要积极地投入自己主观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主观的情意和客观的外物交流互动,从而达到“相看两不厌”的物我交融之境。这样,同学们笔端流露出来的文字才会情味四溢,意韵幽长。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抒情方法:

  一、直抒胸臆表情怀——直接抒情。

  即通常所说的“直抒胸臆”,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地倾吐胸中的感情。这是一种情动于心而发于外的直感的抒发。但直接抒情,虽直接,却不能突兀,要有铺垫;要蓄势,以顺势而发。如作文《两朵萝卜花》,小作者在叙述了老爷爷卖给外国人萝卜花后写道:“我在心里情不自禁地喊道‘老爷爷,我真敬佩您!’我觉得,那萝卜花美,但淳朴的老爷爷的心灵更美!”这句话直接抒发了小作者对老爷爷的敬佩之情。

  二、纯真立眼显卓然——以事传情。

  即通过对亲身经历的往事的回忆,通过对经历、体验的述说,以激起感情的波澜;因事而动情,在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深沉的感情。如作文《生活需要感动》,情真而意切,把抽象的感悟“感动”通过大量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在你心情不如意的时候”、“在你生病的时候”、“在你学习紧张的时候”……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表达了“人随时随地都在感动,随时随地都在感动别人”的生活感悟。

  三、曲调虽成情未露——借景抒情。

  “以我之情观万物,万物皆着我色”,情感不同,所描写的景物就不同,以情染景,情景交融,把所表达的情感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作文《那脚印,那亲情……》的结尾:“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着。我杲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这脚印,与其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小……”作者宛如一位画家,寥寥几笔,以景带情,渲染出一幅父爱的图画。

  四、蝶逐马蹄得花香——以物载情。

  大凡优秀文学作品,往往都会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物象。比如一辆纺车、三颗枸杞豆、七根火柴,还有冰心的小桔灯、白毛女的红头绳等。这些物象在文中或是承载一种精神,或是一种情爱,或是一段经历。这些情感的载体可以说是那一篇篇文学作品的形象代言人。如作文《自行车上的空间》,为表现父女之间互让的爱,而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个情感的载体,这就是“自行车座垫和后座之间的空间”。聚焦这个空间,作者先写小时候幼稚的我“总爱与爸爸争夺座垫与后座之间的空间”,而“爸爸总让着我”,浓浓父爱溢于“一争一让”之间。后来,懂事的女儿不再争抢空间,而爸爸的爱已成习惯,仍然“习惯性地朝前坐着”,努力“让给女儿更多的空间”——真正的父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常表现得更加突出,强大的父爱也终于让女儿学会“用一颗读懂父爱的心”为父亲让出空间,爱的互动在“自行车的空间”里得到了感人的再现,怎能不让读者为之感动?

  五、剪得秋光人卷来——议中蕴情。

  好的文章总是刻意打造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善于议中蕴情,以点明、揭示文章的'中心,突出强调自己的观点。这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大多言简意赅、词简意丰。如鲁迅的《故乡》结尾段:“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威了路。”寥寥数语,表现了作者踏平路上荆棘,夺取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个“路”一语双关,把地上的路与人生的路、现实中的路与理想中的路结合在一起,感情及含意表达极为深刻,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只有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所写的人、事、物、景、理之中去,才能与所写的事物进行心灵对话,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更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作文   体裁   叙事   1600字   萝卜花   父爱   老爷爷   抒情   文中   脚印   表情   感情   情感   作者   文章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