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6篇)

  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旨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的巴黎和会准备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驳斥日方无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多么脆弱。顾维钧好友肖克俭之妻梅专程赶赴巴黎,寻找投身爱国工人运动的克俭。克俭在法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浩大的群众呼声令和会中的顾维钧等感受到责任重大。

  《我的1919》观后感

  “我们拒绝签字!”当电影中的顾维钧将那本令人愤怒的不平等条约合上的时候,我紧握的手终于放松起来,我的1919观后感。因为那时候的人们虽然会有先进的思想,但在政府的压力下,仍会迫不得已地签下那些所谓“和平条约”却实际上却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条约。而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顾维钧——一位出色的中国早期外交官,他们大声地说出了拒绝,大声地告诉世界:中国拒绝接受如此不平的对待!

  那时的中国,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泱泱大国的尊严,几乎要被榨干的一滴不剩了。而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方,同样派遣了五人代表团前往巴黎。虽然知道此程必定困难重重,但是他们依然抱着“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山东”的目的,在巴黎努力着。

  辩论会上,一幅幅中国劳工在战争中受奴役的照片,清晰地可以看到他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一片片白色的墓地是劳工们所向往的“天堂”吗?难道中国人只有遭遇苦难才能得以生存吗?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这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在会上即席发表了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他作为中国代表团中一员愤怒地辩驳了日本代表指责中国未出动一兵一卒竟梦想着获得利益的谬言。各国代表似乎也认同,响起了掌声,文化的差异却有着共同的情感认知。

  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己燃烧的那一瞬,那是愤怒的火焰;那是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更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而他在烈火中的视死如归,他坚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诉世界: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终有一天会洗刷今天的耻辱,沉睡的东亚之狮一定会站起来。

  雷雨交加,一个不好的征兆,山东问题未能如愿解决,一群华人和留学生满脸的愤慨,无奈与悲痛,顾维钧真的可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解释与满意的答复吗?签字那天,一辆黑色的马车载着中国代表缓缓驶入了和会现场,各国代表们正襟危坐,等待着亲手一笔后将带来无限的利益,中国代表心情是沉重而又是忐忑不安的。而这时,顾维钧走到了红色的合约本子前,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代表团不能签字!中国人会永远记住这沉痛的一天!”合上合约,大跨步地走出了会场。

  然而今天,世界正处于总体和平的大环境之下,但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领域,展开着更为激烈的斗争。而我们是青年的一代,先辈们的努力使我们有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我们应该无愧于我们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应该使我们丧失斗志和迷失最起码的信仰。就让这沉痛的教训停留在历史的1919吧!历史已成历史,愤怒激励着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也永远不敢忘记这惨痛的历史,回归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将会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挑战!

  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从很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但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了下来。他说:“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说完他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的一插,随即猛的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那无能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坚定信念,中国人的铮铮不屈!这样的一个外交才子,或许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颗小星星,但他发出的光芒足够让我们让那一时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气魄,一种尊严的力量。

  顾维鈞以自己的言辞诉说着中国的尊严,而肖克俭这位华裔留法爱国学生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颗拳拳爱国心。一缕烟顺着巴黎污浊的天空缓缓升起,肖克俭的身体在凡尔赛广场化为灰烬。肖克俭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看到了都会觉得呼吸沉重的,中国,该如何踏上兴旺的道路,该如何摘掉弱国的破帽子?肖克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牺牲。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所有官员都能够如肖克俭一样无畏,而不是关起家门做缩头乌龟,任由别人骑到脖子上,也许巴黎和会会以另一种结果收场,顾维鈞也不会发出“我很失望,很愤怒”的叹息了。

  1919年早已成为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心痛仍然刻骨铭心。中国。我们百屈不挠的母亲,在中华儿女十几年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尊严之路!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历史,我们要让中国变得更强大,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更加努力,要挑起这个重担,让中国有更美好的未来。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让我深刻体会到 “弱国无外交”,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我们必须铭记,并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国家强盛才能立足世界,才能有话语权。国家要强盛这就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有学问、有理想、有体魄的现代青年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勤奋地工作,众人齐心,心领神会,思想统一,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时刻牢记以国家利益为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会最前沿阵地,大胆与为富不仁的现象作斗争,与贪污腐败、与弄虚作假、与横行霸道的行为做斗争。

  中国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应以史为鉴,记住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观赏中国近代史的有关记实片,最强烈的情感总是思不可揭。首先是对列强对中国的蹂蹑。中国的近代史无疑是一部血泪史,除了“巴黎和约”的耻辱,我们更有举不胜举的例子,历代史实。中国遭受的磨难会活在当下的我们无不有一股拍案而起的冲动,然后再痛发一副理论表达自己的一腔热血,情绪因人而异。但总逃避不了那个深刻的教训:落后就要被挨打。

  其次我们也还对一部分国人同胞感到愤恨。在《我的1919》这部影片中我们虽然看不到鲁迅先笔下的“懦夫”,但仔细琢磨片中中国代表团的个别人物,其实他们的实质也离“懦夫”不远。他们是外国人所谓的“没有剪辫子的中国人”,他们逃避在席上发言,推脱责任,不愿意面对中国遭受的耻辱,甚至对顾维君表示嗤之以鼻这种人也是中国的一大耻辱,他们不能真正站在国人的立场,与祖国荣誉与共。

  这里还要提及一个人物是顾维君的这位朋友,即梅的丈夫,他也是很多同学表示不满的对象,尽管他不是“懦夫”,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称他为“莽勇”在这部影片中他的行动似乎只让我们看到他顾维君带来的麻烦与他妻子带来的伤害。虽然我不会说他“勇”,但最后他自焚的刹那,我已经不能单用“佩服”,他的勇气来形容自己强烈的情感了。如果需要牺牲这么一条铁汉子的生命才足以唤醒中国人的话,那么这又是否反映了另一个极端的问题,那就真正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一群人了。然而,在这部影片的描述中似乎他不自焚,顾也绝对不会在和约上签字,那么他的牺牲最终换来了什么呢,也许只留下了一个可怜的悔。

  当然,我只说了这部影片中的一些负面,它所要的主要还是像顾这样振奋人心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来。陈道明作为实力派演员应该说将这个角色诠释得足够全人满意。如果当代多几个像他一样的中国人,那么中国可能就不至于遭受那么多的磨难和耻辱,很多同学都纷纷这么说。我没有太大的观念。毕竟挽救中国需要的还是一批人而不是几个人,就像中国共产党,当然好的领袖才能带领一支好的队伍。但历史毕竟已经不能重写了,如果也只是如果,我所庆幸的是自己生活在共产党创造的新中国,庆幸他们终于带领中国走向光明,走向富强。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力争主权,却最终外交失败的惨痛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中国人”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顾维钧,驻美公使,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中国人。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代表发自内心佩服的掌声……一个中国人,身在异国他乡就应该表现出我们身为中国人的不卑不亢,顾维钧是好样的.!

  一个人是无法撼动历史,无论他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弱国无外交”的现实,应有的五个席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本是中国的山东也因英法美三国的利益考虑“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有才,再有能力,以腐败的国民政府为“支点”的她怎能“撬动整个地球”?

  外交的压力不仅是国外列强给予的,更多的是来自身为后盾的“中国”政府软弱求和,群众激愤抗争,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是作为外交官听从政府,还是顺应群众?我们忘了,顾维均,他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爱国青年。中国成了巴黎和会上唯一没有签字的战胜国,6月28日,中国人第一次向全世界大声说“不!”。

  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有肖克俭这个人但一定有这样的一群中国人为了祖国游行示威,最终视死如归。肖克俭牺牲了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还有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历史中的他是卖国贼,但以为他那句“取消顾维钧的资格我立刻辞职”得以保住顾维钧的全权代表资格,只是他最后黯然离开巴黎,称政府叫他在和约上签字而他的良心不让自己签字,由此可见,历史似乎也是考证的,身为一个中国人谁会愿意失去祖国?复杂的只是当时的局势罢了。

  中国强大起来了,我们不必强颜欢笑的乞求他国的救济,我们不必在外交上唯唯诺诺,我们要挺直腰杆,昂首挺胸,“我们是中国人”战争时期我们呼喊,现在我们更应去实践,做无愧于自己、祖国的“中国人”。

  《我的1919》观后感

  1919年,中国阴霾的天空突然红了半边,我的1919观后感300字。那是屈辱激怒了中国人民,激怒了一头东方雄狮。爱国热情以及民族的愤慨点燃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火中,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先进的爱国青年肖克俭,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学生、工人都愤怒了。

  弱国无外交。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法获得平等的待遇。顾维钧--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他站起来慷慨陈词,驳斥列强的傲慢无礼。然而时代的英雄却不能扭转时代,中国在付出几十万劳工的辛勤后,还是没能收获一点光荣,成了列强分割蛋糕的牺牲品。他们虚伪的嘴脸在和会上暴露无疑。他们企图将这已千疮百孔的东方古国再次撕得粉碎,而完全不顾那四千万中华儿女悲凉的抽泣声。这,是一个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悲哀。

  继而,中国开始反抗了。先是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站了出来,大声斥责西方列强的强盗行径,他大声的说道:“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紧接着,又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肖克俭,带领着一群爱国青年,勇敢的站在巴黎的街头,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潮,迎着列强的霸气,激昂的演说着。在走投无路时,他毅然的决定用自己的死亡来警示中国人民,用一个中国的血淋淋的爱国热情震撼那些自恃强大的列强们。凡尔赛宫前的熊熊大火燃烧了一个爱国热血青年的躯体,更燃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国内,学生在新生的共产党政权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帝爱国运动。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走上了街头。紧接着,无产阶级的工人们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穿越90多年的时空,我也愤怒了!影片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在我胸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我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否则,我将也是街头举着旗帜振臂高呼的爱国学生,甚至是一名肖克俭一样的爱国青年,也愿用血的牺牲来表明自己的愤怒,自己的爱国热情。

  当顾维钧站在发言席上激动地说出“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接受?”当他起身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尊毅然离开,中国在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勇敢地向列强说不,中国人昂起了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音。一声深自肺腑的的呐喊爆破了整个天空。随后,黑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落下了帷幕,新的光明新的舞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耻辱,然后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我的1919》观后感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

  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过程。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在和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也是必须的尊重与重视。作为战胜国,甚至没有夺回本属于中国的山东,没有夺回主权以及领土的完整。今天看来,这一结果荒谬的近乎可笑,这是一个战胜国应得的待遇吗?但是历史就是如此血淋淋的把这一章铭刻在了所有中国人心中。

  顾维钧,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之一。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国代表团应有的5个席位变成了2个,代表团的人都在干吗?有抱怨的,有愤怒的,有事不关己的,唯独顾维钧,作为代表团的一员,怀着不卑不亢的精神据理力争,不肯轻易退让。从他于法国总统第一次的会面开始,就让法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民族。

  在和会上的第一次发言更是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他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逼人英气,看着日本外交官牧野男爵。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牧野男爵勃然大怒,顾维钧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本人!这种是把个人的机智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让每个人都为之一震。可以说,这段慷慨激昂的陈辞留给我的印象很深,短短的话语中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无奈,所有中国人的期盼,更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

  是的,所有的中国人都愤怒了。此时,我从影片中看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肖克俭。一个满腔愤怒的中国人。游行,罢工,示威游行,最后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看到这最后的一幕,我很痛心,虽然我同样被他的勇气,被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所震撼,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明智的,相比顾维钧,明显稚嫩了许多。因为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跳出情感理性的看待一下巴黎和会。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的是中国,而不是法国,不是美国,甚至不是日本呢?“落后就要挨打” 这样的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相信也刺痛了每一个存有良知的中国人。近代史上因为我们的落后,因为我们的贫穷,我们在列强的谈判桌上没有谈判的筹码!纵使我们有无比杰出,无比优秀的外交官又有何用!只有强大了,才有我们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才能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得的权利。为什么邓小平可以在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中鉴定的说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问题”?因为中国强大了,中国从1919年一路走来,通过科技强国,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强大了,中国说出的话有了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份量!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看了这部爱国电影,感触挺深的,不仅仅是因为顾维钧,也不仅仅是因为肖克俭,而是因为我是二十一世界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一份子,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而我也相信,肯定会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我的1919》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乱平息后的时代,1919承载了太多太多。中国人民还我河山拒签条约的请求,中国代表团唇枪舌战对决帝国主义的争辩,中国政府的妥协退让。我敢说在巴黎抗议的中国人都是勇敢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山东的爱,对中国的爱,对中国魂的诠释。书写了一张凄烈、壮美的历史画面。一句“他们欺骗了我们”道出了列强的真正嘴脸,好一群剪了辫子的中国人!

  弱国无外交,这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一战结束后,作为做出重要贡献国,出席巴黎和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由五个席位减少到两个席位,顾维钧等人为此据理力争,却终究没能争取到另外该属于我们的位置,更可气的是由中国代表团提出关于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问题时,受到了日本的反对与阻挠。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

  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我想说的,也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姚明,篮球明星,丰田找他做形象代言人,酬劳是2000万美元,相当于1亿6000万多人民币,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接两字:不行。就像顾维钧在国际交际场上,如果接受日本代表团的贿赂,就可以享受很大一笔财富,但是顾维钧没有,姚明也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国耻,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坚强,他们有勇气,他们骨子流着同样的一股热血中国血。

  相反的,现在依然也有很多让人失望的故事。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复旦20多岁的女大学生和一70多岁的外国佬谈恋爱,而且还把一些亲密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虽然现在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但是她们又没有想过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更多人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她们没有骨气,她们见利忘利,她们忘记了中国曾经的伤痛,中国曾经的耻辱。

  中国需要强大,更是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必须要挑起这个重担,而且,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体裁   观后感   9300字   战胜国   和会   爱国   巴黎   列强   日本   山东   中国   愤怒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