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作文故乡的旅行

随笔作文故乡的旅行

  20xx年的深秋,昌平的天气也算仗义,秋高气爽的。

  天气虽好,我却有点坐立不安,老北京的文化在时间和距离面前显得有些离散,尤其在昌平这个偏远的地方。深夜,一个念头浮现,夜不能眠,想回老家看看。

  翌日黄昏,我踏上回家的旅程,行李很简单,一个包,一本书。在南去的列车上,我有幸拿到一个临近窗口的座位号,这是我四五年间,南来北往,东奔西跑,站多坐少的旅行史上为数甚少的幸运。

  终于是走了,在人员混杂的铁皮车厢里、在打牌的吵闹和推销员喊叫中,我是沉默的读者。贾平凹的《活法》在我一字一句的品读下,渐渐地消了它的厚度,而我,渐渐地领略了他的深度。同是一字一句的言语,他的却是这样的细致和灵敏,连常见的民间文化也活灵活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禅思。这算是和大作家对上了话。这话谈的倒也投机,一谈就是首都到中原的长度。

  在书页的翻落里,时间也随着翻落。七个小时的精读细品,二十多个话题的犀利探索,我有些混乱了。思维的碰撞让我莫名的陷入长久的思考。郑州到了。

  北方的风好像是一路紧跟,我刚出地下通道,它也便到了,不改之前的风格,依旧豪放洒脱。

  二哥接人一项不含糊,我们的“好久不见”来得十分顺当。眼下已是晚上十一点,接站的人一如既往的多。我从腕上捋下刻佛的手链,送予二哥,祝他生意顺利一生平安,他更是令我惊讶的递来一张熟悉的卡片,原来,早在我的列车过黄河的时候,他便帮我买好了返程的车票。

  一年多不见,二哥对社会的观察度锐利不减,三言两语就道出这座老城的悲哀:地沟油来袭,举城不食路边摊。哎,我本是奔着文化来的,但似乎是事与愿违!

  除却一身的疲惫,在绿城的夜里,我梦着千百年的传说。

  这梦终是被吵醒了,帘边的一缕阳光分外刺眼,这觉是没法睡了。美食广场上客人稀稀落落,我们的早餐终于成了家常便饭的那种:一张千层饼饼,两碗小米粥。

  在初阳的微醺下,老城区忽是刚睡醒了的样子,没精打采的,脸也没洗的感觉。转角到了CBD商业区,情况大变,像是麦蒂完成了扣篮的瞬间,非常的受看。走过侏罗纪商业区,在手机,电脑,耐克,星巴克的环抱下,霸王龙的骨架高大雄起;穿行在锦绣中原的服装城里,国色天香、水墨丹青的元素竟上了衣衫的双襟;漫步在如意湖的杨柳岸边,国际会展中心在建的标志性高楼如提襟携领般的彰显一座城的品味。

  看到文化不息,我的心踏实了许多,知道一大批文学名人还坚守着这片城,我也就宽心多了,走的时候也有了惦记,故乡更多了思念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作文   旅游   1100字   故乡   顺当   旅行   南来北往   大作家   中原   商业区   随笔   天气   时间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