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

  一个不符合社会规矩的小胖砸,一个不屈从于现代社会的老头子,一个为了不被抓进少管所,一个为了不被抓进监狱,两个人在大森林里做起了野人的爆笑故事。

  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一:

  举目无亲的小胖仔瑞奇,终日面无表情,最爱搞破坏,只想长大后成为街头霸王,最后他被送到新西兰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小村落。彪悍而又善良的胖婶婶拥抱欢迎了他,胖婶婶的丈夫是个疤面冷眼的猎人大叔,小胖仔和猎人叔叔彼此看不顺眼。不喜欢这里的小胖仔虽然几次三番想逃跑,但最终因为贪恋床边婶婶给准备的一只暖水袋的温暖而留了下来。

  有了它,山里的夜晚不冷,从小到大没人疼爱的心,渐渐开始化冻。可好日子不长,婶婶意外去世了,小胖仔因为不愿意再回福利院而逃进山里,猎人大叔也只好提上枪去追。叔叔面临牢狱之灾,小胖仔要被送进少管所,反抗开始了,这对“野蛮人”携一枪一狗,誓死不归,深入森林开始了大冒险。

  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二:

  不是我选择了黑帮生活,是黑帮生活选择了我。所谓文明社会给人的压制和束缚,让Ricky和Hec开始了追寻自由的逃亡之路。面对交易的诱惑,Ricky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家人,选择了自由,因为家人绝不会拿来交易,可能每个现实中的社会人在孩童时期也是怀有简单却也坚不可摧的原则。但随着年龄渐长,很多人都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吃着袋子里的坚果,忘记了自由,也忘记了梦想。

  自诩文明社会的管理者们,往往只相信法律和制度,殊不知爱才是最温柔却也最有力的武器。Bella用爱留住了小男孩一直想出逃的脚步,小男孩和叔叔也在不断地接触中渐渐接纳对方,打开了心扉。于是,小男孩的诗里有了鸟儿,有了流水,也有了叔叔。爱,真的可以让你眼中的世界变美好。

  不过虽然故事的过程是幽默而又不羁的,但注定不会是一个浪漫的结局,丛林里的出逃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社会,还是被社会推着走向了曾经试图逃离的方向。但好在故事的最后,在这让人无力社会之外又给了人一些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可能并不完美的世界里尽可能地不被世界改变努力追逐初心的人们。

  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三:

  多人喜欢这部《追捕野蛮人》是因为它类型的混搭和呈现方式的有趣。它是一次丛林大冒险,一部泥泞的在路上喜剧片,有着温馨治愈的儿童主角,以及俏皮的配乐和迷人新西兰风景,更重要的是,这部外表和形式鬼马精怪自由不羁的作品,却有着严肃拷问的内核。这些拷问不故意升华,也不做作呆板,当你还没有发觉的时候,那些引人反思的东西就已经自然浮现。所以,对于这部片子,观众都能各取所需,节奏欢快愉悦,台词逗趣呆萌,结尾还有一段飙车飞奔的末路狂花范儿桥段。

  当小胖子被福利机构带到乡下那个寄养家庭的时候,在那个虚伪的福利机构负责人的讲述中,这个胖胖的孤儿几乎不可救药。他粗俗无比,浑身恶习,不愿与人沟通。或许,观众们都以为,自己将面对的是一个小痞子把田园牧歌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但故事很快开始转向,主角被有趣又决绝地替换了,和蔼的女主人意外身亡,寡言的大叔和这个不羁的小胖子必须独自相处。孩子不想再被转送到其他寄养家庭,大叔想独自一人在森林里静一静,两个人就都逃进了森林,但大叔不小心崴了脚,二人困在丛林里,外界误传愈盛,都认为大叔绑架了孩子,一场啼笑皆非的搜寻和逃亡就此展开。

  这场逃亡之旅,某种程度上说,意外成为了大叔和孩子的沟通之旅。不知道多少人注意到了其中的几个细节,大叔第一次在小木屋拿到来自福利机构的信,转手交给孩子,让他磕磕绊绊地念,在逃亡之中,看到布告,也让孩子为他读,他气哼哼地说,阅读无用,孩子嘲笑他就是个文盲,但是这嘲讽意外切中了要害,大叔确实是不识字的,而孩子在他人眼中又是个地道的“野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两个都是“野蛮人”——以所谓的文明世界的视角来看。与此相对,那些围剿他们的人都以正义和文明自居,但有的人不问青红皂白,认为大叔侵犯了孩子,想去解救,其实是冲着酬金,那个把“不放弃一个孩子”的口号挂在嘴边的福利机构的女人根本不关心孩子内心的感受,只是表演性的完成一桩工作,他们根本不想去倾听孩子的意愿,也不关心事实的真相,一厢情愿地竭尽全力把孩子投进其他家庭,把大叔绳之以法。当追捕愈发陷入困境,当警察和军队都被牵扯进来的时候,一些微妙的拷问开始浮现:到底谁才是野蛮人?不识字的.大叔,调皮捣蛋的孤儿还是那一群体面的职业人士?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叔和孩子成为了彼此的镜像,他们彼此相似也彼此映射,两个人都是不愿意暴露内心世界的人,但其实又都有着柔软而丰富的内心。大叔一直深切思念着去世的妻子,即便他表面上把自己装扮得异常冷酷,孩子每天念叨着用脏话组成的俳句,但自己却偷偷写下有关亲情的诗歌。逃亡路上,他们从彼此嫌弃变得相依为命,相互袒露心扉,老人开始变得慈祥,孩子也开始显露烂漫,此时,小胖子才开始说出自己在孤儿院的遭际,以及封闭心灵的原因。他们满身脏污,食不果腹,在丛林中奔逃,近乎被人狩猎的动物,但却意外开始酝酿出了人最重要也最真切的东西——情感和同理心。但这恰恰是那群追捕者所缺失的。从这开始,文明世界成为了野蛮世界,而野外丛林却意外地温柔起来。

  那场狼狈的躲闪开始氤氲出某些哲学的意味。与其他们在逃窜,不如说他们在守护,保卫内心的某些温暖,抵抗外界无知者野蛮的侵犯。这些拷问和反思,都仍然在笑闹中呈现出来。冷幽默和热心肠,疯癫搞怪和混不吝,是这部电影的基调,但有时总会突如其来地有温柔降临。其实,在追捕和逃逸的过程中,在外力的挤压下,孩子和大叔的关系也有某些变形,孩子害怕被抛弃,大叔不想被误解,他们彼此有时也会恶语相向,最终也导致了某些不可收拾的局面。野蛮和温情的置换,有时就是心中一闪念的转变,这有时也让人感觉异常冰冷。

  最终,这两个“野蛮人”还是败给了“文明人”,叔叔被关进了惩戒所,孩子也被分配给了另一个家庭,但好在程序和制度并不能拆解情感,孩子还是回头找到了叔叔,他们重组成了一种独特意义的“家庭”,他们之间有着剔除血缘的亲情,这是他们第一次不再感到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作文   体裁   观后感   2700字   叛逆   孩子   婶婶   大叔   叔叔   意外   家庭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