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范文

  电影讲述的是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被成为“池塘之底”的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往事,它让我看到哈珊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为莫杭治的改邪归正而释怀;为佩尔诺的执著坚守而欢欣。它告诉普天下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用爱和宽容对待孩子,永不放弃!

  没有人天生就是坏的,只有在环境的逼迫下才会使人变坏,就像片中一群调皮的野男孩他们不是天生顽劣,只是因为没有人给他们机会,在马修老师的帮助和爱护下,他们重新拾起了希望,找回了自信心。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好学生,而如何教却是个严峻的问题,惩罚式和填鸭式虽然都有效果,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相当有害的,犯错,处罚,关禁闭只会让学生变本加厉,正确的做法是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根源,正如影片中乐科列恶作剧弄伤马桑大叔,他并没认识到错误,还跟马修讨价还价,直到马修让他服侍马桑大叔,他亲眼看着马桑大叔病情恶化,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太离谱了,之后他做的最出格的错事只是偷拿了马修老师的乐谱,这就是进步。

  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之前的老师提醒马修那个有着“天使脸蛋,魔鬼心肠,沉默寡言”的莫杭治不是个省油的灯,马修本来也相信了他的话,但在一次次的接触中,他发现莫杭治是个很有唱歌天分的孩子,心眼也不坏,他开始和他的母亲频繁交谈,商量一起来帮助他们母子解开心结,莫杭治在伯爵夫人支持的合唱中唱出了自己的忏悔和被宽恕的感激,这也成就了他的音乐生涯。也许孩子很淘气,但是如果大人们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将孩子们的`淘气看成是天真,说谎看做是反映孩子内心未被满足的需求,那么大人们就会宽容的面对顽皮的孩子。面孔是天使般的,其实心肠也是天使般的,为何要将孩子心灵蒙上的那层尘垢视为魔鬼的外衣呢?如果你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只要这么轻轻地一吹,那颗水晶般纯洁的心灵便会发出它璀璨的光辉,熠熠发光。

  马修老师手里的演奏棒就像是一把爱心和理想的钥匙,开启了学生们的心灵之窗,孩子有自己决定并支配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老师不必处处限制他们,而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点到即止。因为一个备受压制的孩子在得到自由后一定会搞破坏,他过去受到的所有的压迫都会通过破坏和暴力释放出来。正如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只有爱能把人唤醒,自由能把人解放出来。把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由中产生自律。马修老师就是用音乐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给他们自由,为他们带来了阳光和欢乐!。

  故事的结局是马修老师被学校开除,那天从教室窗口飞出了几十只雪白的纸飞机,在歌声中,驾着清风,飞到了他脚边。“囚笼”关不住这群天使般的孩子,孩子们放飞了他们的爱心和理想,他们和马修老师正如歌中所唱“在灰色晨曦中,找寻通往彩虹的路,解开春之序幕”。

  马修走了,但他的那种爱与宽容仍留在那本日记里,成为永远的书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作文   体裁   观后感   1500字   大叔   残忍   爱心   春天   心灵   老师   孩子   天使   自由   学校   音乐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