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自然日记范例

  “3月12日,气温最高5 ,最低零下7 ,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北海冰融” 。

  他进公园,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为了游览,而是为了对公园里山水、花草等进行观察。他想知道:哪天北海的冰开始融化,哪天桃花开放,哪天白色的柳絮飞舞,哪天布谷鸟初次鸣叫……几十年对大自然的观察,练就了竺可桢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从千树万枝中发现长出的第一片绿叶,从喧闹的城市噪音中听出第一声蛙鸣,透过空中密如蛛网的电线看到第一只燕子,从春风中辨认出第一丝柳絮……。他把看到的都记录在大自然日记里: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花。”

  “4月20日,燕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5月23日,布谷鸟初鸣”

  观察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有什么用呢?冰融花放,絮飞鸟来,都是物候学的信号,它们同气候的'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弄清楚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反应,可以用来预测农时,指导农业生产,还可供预报天气时参考。竺可桢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在北海公园观察了23个年头,从而绘制出一幅十分珍贵的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作文   日记   600字   山桃   绿叶   物候   长出   农时   北海   布谷鸟   柳絮   范例   大自然   气候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