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中国不缺少“摔跤吧,爸爸”

  前两天已经被刷屏的电影《摔跤吧,爸爸》,最近爆出消息国内已经获得该电影的电视翻拍权。作为一个混迹在轮滑与极限运动圈子里的骨灰级菜鸟想聊聊,国内是否缺少这样的“摔跤吧.爸爸!”以及与这些爸爸们聊天或观察中得到的一些反思。

  5月份的陕西全运会预选赛上有幸遇到了陕西滑板天才选手高群翔一家,高爸爸带出了高群翔与他的表哥孙坤坤两位在国内和国际有名的滑板天才。这次高爸爸和高妈妈闲聊时,知道高群翔练习滑板的契机也很偶然,在高群翔还很小的时候爸爸一次脚受伤了,那时带高群翔不是很方便就买了块滑板方便推高群翔。这就和我们现在家长买学步车和滑板车一样,只不过前者由于执着与坚持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后者可能只是当玩具陪伴了成长的某段时间吧。

  我认识的所有优秀运动员的父母貌似都有一样相似的特质,就是对一件事不轻言放弃的勇气与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在这次全运会预选赛里又认识今年轮滑速度过桩项目的全国第一名高明天的父亲,其实在没有认识明天爸爸前就已经听几个她的教练提起过这位高徒。高爸爸家在住陕西的一个县城里,那里没有优质的教练,高爸爸就利用了每个假期、每场比赛结识身边的优质教练和运动员。有幸高爸爸曾去我的店里和我交流了一次,正如电影里的阿米尔.汗扮演的父亲,为了零点几秒的成绩,反复研究每个动作可能的改进,珍惜每一次有能保住小家伙提高的机会。

  这两位高爸爸无数优秀运动员爸爸的缩影,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父亲在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地方培养着自己的孩子们。当然他们或多或少也都有电影里父亲里面铁血的成份,但是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对自己孩子能力的坚信。

  没有哪个小朋友生来是不优秀的!还记得自己曾经教的一个韩国小朋友叫姜东勋,有智力障碍,父母为了求医来到中国。为了让他有一技之长能在韩国的特殊培训机构任教,选择了练习轮滑!非常有幸自己成为了他的教练,没过多久便代表陕西获得了特奥会银牌,我觉得之所以小家伙能有最后的成绩更多来源与东东爸爸妈妈的坚持,反而与我没有太大关系。你的孩子是否优秀往往取决于你是否能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并且坚持他可以做到更好。

  如果不缺这样的爸爸,到底缺什么

  我觉得首先缺少的是国内运动发展的关注,正如前段时间马里兰女留学生辱华事件一样。现在很多人总是爱羡慕国外的美好,却很少关注自己家里的事物。除了奥运、英超、NBA这些国外赛事你还知道多少体育赛事;除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你还知道多少运动项目。多少人轮滑、滑冰分不清楚;多少人滑板和滑板车搞不清楚。就算是奥运明星你又能说出多少个?

  每年媒体在花巨额资金购买国外IP时,国内体育赛事却很少被人问津。就像很多时候人们抱怨国内出不了超级运动巨星时,可又多少人支持过本地运动发展。你是否观看过本地运动比赛或者购买过运动比赛门票?

  其次国内体育赛事的低产与职业赛事的缺位,影片里的父亲和人交谈时说冠军虽然曾给自己带来尊重与荣耀却无法解决自己生活问题。中国何尝不是呢!除了奥运会这些关乎国家荣誉的比赛,小众运动和新兴项目依然在底层缺少有效的赛事支撑。大多数省级甚至国家级赛事除了那枚奖牌和证书再无奖励。我认识的自费参加比赛的人不在少数,对了悄悄告诉大家有的赛事不但没有奖金,甚至报名费都很高昂的我也曾见到过。

  最后还有缺少选手赞助体系,曾经听滑板圈里朋友聊到国外选手在真正打职业赛前也是可以得到赞助的,首先在本地成绩不错时非常有可能成为本地店面的AM(就是可以免费得到装备赞助)的业余选手,当成绩再好一些还可能被品牌商挖掘成为可以拿到赞助钱的Pro.甚至还有细分只赞助一部分还是全头到脚(我解释下一部即赞助鞋或滑板,从头到脚时全身穿戴的赞助)。也就是说运动发展好的地方,只要你技术够好,盘中不会空空的。

  最后聊聊父母关心的教育问题!

  前几年中国“虎爸“”狼妈”曾一度被大众关注,很多人又开始纷纷效仿这样的教育模式,今年《摔跤吧!爸爸》的刷屏估计又会掀起新的效仿狂潮。其实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模版,就像我们身边总能发现同样家庭里哥哥与弟妹之间最后社会地位的不同。

  影片里的独裁式教育的必定在孩子独立意识爆发时出现反叛,影片里很幸运姐妹两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而不是走向抑郁、离家出走或者更坏的结果。无论你选择哪种教育方式必要的沟通是不可缺少的。正如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了两个眼睛与耳朵为的可能就是让我们多去倾听吧。

  影片里的小姑娘不幸出生在了印度的底层,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全国冠军的父亲。对于我们认识的大多数中产与富裕家庭是否培养起自己的孩子会更容易些,其实未必。影片里两个小姑娘理解父亲是因为小伙伴结婚对她们说“你们至少有个关心你们的父亲,从我们出生时命运就已注定."不管是影片本身还是我身边认识的一些这样的父亲,他们多少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改变命运或者说他们是想阶层发起挑战的勇士,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没有退路的。而家庭环境优越的家庭孩子放弃后依然会有很多选择,这也是为什么20xx年以后出生的小家伙们专注力不足的原因。因此越是家庭环境优越的家长在培养小朋友过程中坚持与专注需要克服更多的东西。

  最后返回到运动里说,家长是否该让小朋友坚持一项运动呢?答案对于我来说是肯定的。因为在坚持一项运动的过程中你会收获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的信心,已经不畏失败的勇气。

  本文作者:万能的郭教练(公众号:轮滑微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作文   观后感   2300字   爸爸   陕西   摔跤   滑板   中国   赛事   教练   父亲   影片   孩子   家庭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