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作业的那节课记叙文

  期中测试过了,为了让孩子对过去的知识做个梳理总结,我思考着怎样将枯燥的数学作业变成一次总结性作业,变成学生人人愿意参与的一项有趣味的活动作业呢?思索再三,忽然灵机一动。便走进班级,安排每个学生以前五单元为基础,办一份数学手抄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还可将自己学习的困惑提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以此梳理前五单元的知识。当我把作业布置完后,我有意的扫视了一下同学们的反应,有的同学异常兴奋,激动地互相说着自己的创意;有的低头沉思,好像在思索着如何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似乎对这样一份作业没有兴趣……看到学生的表情,我对自己的这份自认比较有创意的作业有了一丝的顾虑。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份作业,对某些同学来说如此困难呢?于是,我试着回家上网看了一些小学生的手抄报。“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网上手抄报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每一份手抄报版面设计都是美观大方,构图清新醒目,文字丰富有内涵……让人赏心悦目。这样一份作品,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构思版面格局,又要考虑构图合理,还要思考文字的组合,最重要的是梳理本单元的知识!

  唉!别说学生,就连我这个从教十几年的教师,想办成一份自家满意的手抄报,都要费一番功夫呢!

  于是我心里更是忐忑不安,明天的作业一定有人交不上来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我刚走进办公室,二五班的小组长们象一群小鸟一样飞进来,没等我开口,便叽叽喳喳嚷开了:“某某没交作业…… ” ,“老师,老师,我们组只交了3份作业,其他同学都不知道怎么写”,“老师,老师……”,小组长们机关枪似的抢着汇报,仿佛谁慢了就不让汇报似的。不容乐观呀!我脑子第一反应。顿了顿后,我先让组长回班,从交来的作业中找出几份作业仔细看,结果真让我大吃一惊!二年级的小朋友竟能办出这样出色的手抄报:有的手抄报数学味很浓,不仅提纲携领式的将前五单元的知识概况一番,甚至还有难点解析、经验之谈等板块,让人感觉特清晰 ;有的手抄报趣味性很浓,除了有前五单元的知识梳理,还有孩子精心安排的数学小故事,“你知道吗?”“数学万花筒”等内容,从中不仅让人感到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还让人感到其睿智,使人耳目一新;有的手抄报则反思性很强,例如:将前五单元掌握不好的题型、原因及解决办法分类出现,虽然还很幼稚,概括得还不够好,我觉得这不正是让孩子学会梳理知识的第一步吗?当然也有的手抄报办的不尽人意,但我觉得那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学生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有了昨晚的反思,我心中有了底,于是拿了5份作业,从容向班级走去。

  脚刚踏进班,那些小组长们纷纷像热锅上的蚂蚁,站着、跳着,将手举得高高,小嘴嘟囔着,眼睛还时不时瞪着几个小朋友,看来憋足了劲准备“告状”。

  我润润嗓子后,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先坐下,并同时用眼睛扫视全班一遍后,大声地说:“今天,我们先不说交作业的情况。”这时有些同学感到一脸的诧异,甚至有同学小声问:“那干什么呀?”“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手抄报”,我边说边将几份优秀的手抄报一一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伴随着同学们的赞叹声,我将手抄报纷纷贴在黑板上,但我没有像往常那样马上评价这些作业,而是引导学生:我们能不能来夸夸这些手抄报,或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我邀请班长下课后与我一道将优秀作业贴在宣传栏里,而那些没交作业的同学可参观,也可请教这些手抄报的作者,下午或明天将自己的手抄报交给小组长。然后我便开始上课。结果,那节课的氛围出奇的好,尤其是没交作业的学生,每双小眼睛中更是闪烁着感恩之情。

  课下,我找没交作业的'同学谈心,有的同学很快答应观摩了其他同学的作品,自己心中已经有数,知道该如何下手去做,也愿意尝试。可是有的程度较差的同学抓耳挠腮,嗫嚅着不做回答。我想到每个同学的差异,就爽快的说,那能不能用简单的方式梳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呢?可以不办手抄报,选择难度低一点的方式。话一出口,我就看见几个同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也许,手抄报对于他们来说,确实难了点。

  第二天早上,全班61名同学,61份作业全部交齐,虽然还不精美,但是每份作业都透着精心与努力,每一份作业都彰显着孩子们的个性:有异彩纷呈的手抄报,有用统计图做出来的数学知识统计,还有表格形式的知识归纳,甚至连最差的 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认真的完成了作业。面对这一次“特殊”的作业,我很有感触:如果每一次作业都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差异,每一次面对学生完不成作业多问几个为什么,每一天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是否就给了每个孩子一个机会,一份希望,那样,每个孩子就都会是一泓清泉,汩汩的涌出希望之水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作文   体裁   叙事   2000字   作业   记叙文   小组长   创意   单元   同学   老师   数学   孩子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