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谈诗为题的议论文

  诗是人理想化的产物。所谓诗人,必然是又“痴”又“傻”的。

  诗只能欣赏,不能模仿。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

  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读它能够让人高雅,使人充满智慧。

  诗的特色在于意象的闳丰,语言的简约,思想的深刻。

  一个真正的诗人活在现实之中一定是孤独的。它摆脱孤独的方式要么就是逃避,要么就是变得世俗。往往孤芳自赏会导致诗人的死亡,变得世俗往往会导致诗的死亡。

  诗不属于大众,只属于少数人。人人都能够写诗,但是却不能成为诗人。写诗的人一在于为增雅添趣而写诗,一在为灵魂良心而写诗。真正的诗人身上肩负着改良诗歌的使命,他会自觉不自觉的创造出诗的新天地。

  诗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组合,不仅仅需要和谐的韵律,诗格与人格相互依存,没有高尚的人格,就没有震撼人心的好诗。

  好诗的产生与诗人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与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与灵感的来源方式密不可分。

  男人写诗相对豪放,女人写诗相对婉约。男人写女人的诗能把女人神圣化,女人写男人的诗能把男人英雄化。中国古代的美人形象大半都由男人的诗所创造。女人的.美不仅来源于男人的眼睛和嘴,更是来源于男人的诗情。

  情景交融是诗歌的常用手法,写史咏物也很常用。诗人充当了记录历史与歌颂美好的象征。

  天下之诗,大抵两种,一种是浪漫主义,一种是现实主义。

  当前,诗之所以逐渐没落,外在于市场经济以金钱为最高准则,内在于诗人只写美好之事物,而缺乏生活之经历,真正的诗是为人民而写的。写自己容易,写大众难矣;把雅事写得雅量容易,把俗事写得雅量难矣;造绚烂容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难矣。

  诗切忌不可在浪漫与现实之间,诗情与画意不同。画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至于太白极简约清新之浪漫,子美极沉郁顿挫之现实,非天然、造化之功不能为也。天然雕饰之美轮美奂与铸塑之工惟妙惟肖乃诗词两大境界。

  诗与希望一样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从诗人身上,能看出中国文人的底气,所谓“宁为立言之人,佯狂于笔墨之间;不做苟且之士,醉心于功名之蠹”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作文   体裁     900字   雅量   议论文   诗情   为题   大众   密不可分   绚烂   简约   诗人   现实   男人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