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材编写)鉴湖的来历(教师手记之285)

        百草园     悠悠鉴湖,湖东岸有个马臻墓。墓在鉴湖东跨湖桥下,后依鉴湖,前临旷野,墓前有一座石坊,上面刻着“利济王墓”(“利济王”为北宋仁宗所赐)四个大字。墓碑上刻有:“敕封利济王东汉会稽郡太守马公之墓”,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墓时所立。墓东侧有马太守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 741年)。现存前殿、大殿和左右厢,是晚清时候的建筑。宋代王十朋有诗这样写道:“会稽疏凿自东都,太守功从禹后无。能使越人怀旧德,至今庙食贺家湖。”       古纤道     马臻当年他发动民众兴修水利,却得罪了豪绅,被诬告致死,后来会稽百姓设法把他的遗骸运回绍兴,安葬在鉴湖之畔,建墓立庙,永久祭扫。     鉴湖原名镜湖,相传因黄帝铸镜于此而得名。鉴湖还有长湖、庆湖、南湖、贺家湖、大湖、贺监湖等别名。北宋初始称鉴湖、照湖。她是绍兴的母亲湖,也是中国的历史名湖,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可想当年鉴湖之宽阔。它东起蒿口斗门(今上虞蒿垻镇),西至广陵斗门(今绍兴县南钱清),全长56.5公里。后因水土流失,在唐中叶以后逐渐淤积,又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开始有豪绅在湖中建筑堤堰,盗湖为田,湖面大减。今鉴湖面积约30.44平方公里,其主干道东起亭山,西至湖塘,长22.5公里,形如一条宽窄相间的河道,镶嵌在绍兴平原之上       三味书屋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在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当时担任会稽太守的马臻为了消灭旱灾,灌溉田地,为百姓造福,他率领当地民众,战天斗地,不顾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修筑堤坝积蓄河水,拦截洪水形成湖泊,经过数年的奋战,终于建成了这一水利工程。这个湖总括山阴、会稽两个县36个源头的水,湖在集雨时面积610平方公里,湖总面积189.9平方公里,浇溉田地九千余顷,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是江南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鉴湖自汉代筑成之后,很快成为一个山水旅游的热点,一望无际,方园百里,浩瀚明洁的鉴湖与南边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峰峦迭翠的会稽山相互辉映,美不胜收。这里烟波浩渺,风光如画,倾倒历代文人墨客,他们三五成群,泛舟鉴湖,饮酒赋诗,留下佳话。王羲之的名句“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道出了鉴湖山水的特色所在,李白的"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杜甫的“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陆游的“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张思聪的"八百湖光此地收,长桥水接鉴桥流"均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遗踪,揭示了鉴湖的无穷魅力,给鉴湖汇集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鉴湖昔日风采如今在柯岩风景区鉴湖景区重现,圆了悠悠鉴湖千年的一个梦。美丽的鉴湖水又泛起了昔日晶莹的波涛,放舟湖面,多少诗篇在耳边回荡。举一杯老酒,真有一种梦回千年的感觉。       织染坊   1、  在地图上找出鉴湖原来的范围和起止点。   2、  鉴湖在历史上和现在对绍兴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  现在的鉴湖正变得越来越美,你去看过吗?你能跟大家谈谈你的感受吗?将你对鉴湖美的感觉用诗或抒情句子表达出来。       茴香豆   1、现在的鉴湖景区是在“古鉴湖的遗址”上开发而来的,你知道现在的鉴湖景区包括哪些景点吗?(参考:四大景点,即东汉笛亭、南洋泛秋、五桥步月、葫芦醉岛)   2、鉴湖水养育了绍兴人,绍兴人也以鉴湖为荣,你知道鉴湖女侠吗?去越城区的时候不仿到她的纪念碑前瞻仰一下。   3、鉴湖又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故里,如今这里还有快阁、三山遗址可去。快阁地处东跨湖桥以西的鉴湖北岸,是陆游中年时赋诗读书处,后改为陆放翁祠,现尚存清代建筑数间。有空时别忘了去那里走走。   4、鉴湖水质特佳,驰名中外的绍兴老酒,即用此湖水酿造。你知道有哪些酒厂是用鉴湖水酿的吗?       (时2006-7-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作文   小学   一年级   应用文   1600字   马公   斗门   太守   豪绅   绍兴   老酒   景点   东汉   景区   北宋   乡土   来历   手记   教材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