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

  更多精品源自 【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出使楚国,楚王送他珍贵的象床,负责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说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希望能劝止这项差使。公孙戍说动孟尝君不接受这件宝物。孟尝君见他出门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奇怪,原来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宝剑。

  【典故】举趾高,心不固矣。 《左传·桓公十三年》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

  【释义】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人的神态

  【相近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成语造句】

   间接的方法还可以免除一种趾高气扬的学生发生仇恨的危险。

   平时趾高气扬的第三科科长顿时乱了阵脚。

   他们看他这样趾高气扬,很不高兴,就拥上前去抢这根羽毛。

   在封建社会,二德子这类人物,欺软怕硬,见到洋人吓得心惊胆战,对老百姓趾高气扬,百般刁难。

   大家仰首遥望,见鹫在树梢趾高气扬地说话。更多精品源自,趾高气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作文   素材   成语故事   500字   趾高气扬   楚国   意气扬扬   公孙   史记   奴颜婢膝   百般刁难   骄傲自满   得意忘形   样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