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的成语故事

  导语:三思而后行指做一件事情应该反复认真的去思考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周全然后再付诸实际行动去做。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三思而行

  【汉语注音】:sān sī ér xíng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侧重于表示思考后再去做某件事。

  【三思而行的`意思】:三:再三,表示次数多,不是限于三次的意思;三思:再三考虑;做一件事情应该反复认真的去思考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周全然后再付诸实际行动去做。

  【三思而行的近义词】:深思熟虑、谨言慎行、小心翼翼、郑重其事;

  【三思而行的反义词】:轻举妄动、不假思索、草率而行;

  【三思而行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文子平时做人非常谨慎,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很久才决定做还是不做或者怎么做。通常我们都认为做某一件事情,要在开始之前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再开始行动,这样的好处总是大于坏处。但是孔子却不是很赞成季文子的这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季文子死后十几年孔子才出生,在后来孔子听说季文子的这种做人方式的时侯他评论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说做事情并不需要‘三思’,其实只要能够再思就可以了。《论语》中没有对孔子这种思想加以说明,后来朱熹、程颢等儒学家对这种思想的解释是:做事情之前考虑一两遍就可以下决定了,如果考虑得太多反而会对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产生怀疑,结果便会患得患失,疑惑不定,可能导致事情夭折。

  【三思而行例句】

  宋.辛弃疾《哨遍》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一章:“夫人,你说的全对。可是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着险棋,能不走就不走。请你三思而行。”

  许杰《邻居》三:“(小文嫂)心里又有些懊悔自己做事太卤莽,不能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造句】

  当前实体经济并不是太景气,所以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在走向创业道路进更需要三思而行。

  虽然现在的社会离婚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在做出这个人生重大决定的时侯还是要三思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作文   素材   成语故事   1100字   论语   孔子   谨言慎行   汉字   方方面面   成语   因素   事情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