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调查家乡的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建议

  同学们,你们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周围环境有关的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和展示。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1.成立调查小组,明确分工。

  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然后推选出小组长,并明确小组中各人员的分工。

  2.制订计划,开展活动。

  (1)制订计划。

  “调查家乡的环境”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指导老师

  参与活动人员

  组长

  组员

  活动目的

  活动的内容

  及时间安排

  预期的成果

  及其表现形式

  “调查家乡的环境”观察计划

  观察对象

  观察的时间

  观察的地点

  观察方法

  观察人

  观察目的

  观察内容

  观察后的感

  受和收获

  “调查家乡的环境”采访计划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人

  采访目的

  采访内容

  采访的问题设计

  采访后的感受和收获

  (2)开展活动,搜集整理资料。

  ①利用课余时间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通过观察、采访、查找资料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

  ②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筛选、梳理所搜集到的资料,使这些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可采用填表的方法将搜集到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环境污染情况

  调查结果

  资料来源

  污染状况

  污染源

  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带来的危害

  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绿化情况

  在保护环境中出现的好人好事

  讨论后思考: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

  在交流的基础上,把活动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读一读下面几篇习作,想一想小作者是如何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的。用“ ”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

  河中的小船

  清晨,当第一束阳光穿过垂柳柔美的枝条时,河中那摇橹的声音便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推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河水波光粼粼,好像被抚平的缎带。

  摇橹声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循声望去,你会发现,这是一条并不太大的小船,船上堆放着垃圾。船头站着一位背微驼的老人,他正在吃力地摇着橹,他呵出的热气马上融入秋日早晨清冷的空气中。船尾呢,则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他用又长又细的竹竿伸向河面,轻轻一捞,一袋裹着西瓜皮的垃圾便进入了网兜。突然间,“扑”的一声打破了这时的沉寂,船上两人抬头一瞧,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把一袋垃圾丢进了河中。三人的目光刚好相遇,小伙子尴尬地笑了笑,逃也似的转身溜了。两位工人叹了口气,无声地把这袋时沉时浮的垃圾捞上了船……

  阳光仍从垂柳的枝条中穿过,空气依旧清新,只是摇橹声渐渐远去……

  建议书

  黄校长:

  现在我们学校的卫生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走进校园,无论是绿化区、保洁区,还是各个教室,时常可以看到纸屑、塑料包装袋等。尽管学校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我建议学校成立若干个环保小组,这些环保小组的成员,由老师推荐。这些同学必须做到“看到纸屑就检,看见有人乱丢垃圾就上去阻止”。环保队员每天要比别的同学来得早,晚上检查绿化区,并把检查情况及时记录下来,第二天早晨在校报上通报情况。

  学期结束前,学校要评选“最佳环保队员”并颁发奖品。

  不知以上建议是否妥当,仅供参考。

  三(4)班 何玉佳

  4月20日

  习作要求:课本p30页

  成果展示:保护环境建议书、保护绿色家园手抄报、保护环境标语牌、调查报告(选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作文   单元作文   三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1500字   家乡   环境   目的   综合性   单元   采访   小组   垃圾   情况   建议   时间   计划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