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对照 比较说理

  2004-8-24

  “摆事实 讲道理”系列指导之一

  正反对照  比较说理

  --《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初三语文》2004年08月02日

  程先国 陈永蜀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谓之比较说理。

  比较说理是通过比较物与被比较物之间的比较,突出其相同之点或不同之处,并在这种比较中,清楚地表达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这样,既能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又能加深读者对论点的理解,充实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有这样一则材料:

  美国福特公司有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工程师们“会诊”了3个月,依然没有结果,最后不得不请权威斯坦因梅茨“论断”。他调查研究、反复计算后,用红笔在电机某处画了一条线,说:“找开电机,把画线处的线圈减少16圈。”照此修理后,电机果然运行正常了。福特公司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10000美元。有人妒忌说:“这是勒索。”斯坦因梅茨笑了笑说,在付款单上写了一个说明:“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 9999美元。”

  对这则材料可以作如下分析:

  “斯坦因梅茨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计算后,画了一条线就排除了美国福特公司大型电机持续3个月的故障,使之正常运转。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避免了福特公司因为电机故障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这样分析本来也是可以的,但也可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作如下分析:

  反之,如果斯坦因梅茨也和别的工程师一样,整日在那里“会诊”,却没有结果,那么美国福特公司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这样的观点更鲜明,论证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比较说理的功效。

  在运用比较说理时,用得最多的往往又是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又叫正反论证,往往是将古与今、新与旧、正与反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或以反衬正,或以正驳反。如课文《想和做》一文为了论证“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的观点,便用了正反论证中的“以反衬正”的方法:先从反面论证“空想”和“死做”不妥,再从正面论证“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正确性。在这种正反对比中,文章的观点便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运用对比说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之间须“貌合神离”,即它们在时间、空间、状貌等方面有相似点,但本质却迥异。要学会在现象的对比中揭示本质。在对比中,往往是以正为主,以反为次。

  [例文]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别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很多人把这句话奉为真理。然而我却怀疑:这真是一条真理吗?

  每一个事物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句话用在体力劳动中,是无可非议的。别说是三个“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就是一个“皮匠”顶三个“诸葛亮”,也不足为怪。谁不知道诸葛亮是一个文弱书生呢?

  如果在脑力劳动中,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脑力劳动,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机智灵活的头脑。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因为他具备了上述条件。而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皮匠”师傅来说,他需要掌握的只是怎样修鞋、补鞋;他每天研究的只是怎样能更熟练地制革、做鞋,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假如让“皮匠”师傅去指挥千军万马,与曹操抗衡,与司马懿斗智,恐怕只会被杀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吧。

  由此看来,做好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人的数量,而是人的质量。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祖国迫切需要像诸葛亮那样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像诸葛亮那样具有丰富知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像诸葛亮那样高质量的人!

  (张颖)

  [简评]

  本文非常明显地运用了“正反对照”,比较说理之法:“皮匠”做体力活是正,叫“诸葛亮”去做体力活便是反;“诸葛亮”指挥千军万马是正,让“皮匠”去指挥千军万马便是反。这样鲜明的对比,使作者的论点鲜明地立了起来:“做好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人的数量,而是人的质量。”

  (程先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作文   教学   1700字   正反   斯坦   福特公司   皮匠   千军万马   论点   美国   鲜明   电机   事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