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作文:学习写得深刻的写作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感知层次】

  1、了解什么是“缘事说理”;

  2、阅读教材,了解构成“深刻”的几个要素。

  【感受层次】

  1、探讨总结从客观事物中发掘深刻道理的思维方法;

  2、分析感受相关例文。

  【感悟层次】

  1、根据总结出的析理的思维方法探究掌握具体写法;

  2、熟练运用写得深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根据析理的思维方法探究掌握具体写法。

  【教学难点】

  1、熟练运用写得深刻的方法。

  【教学设想】

  教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法:自由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视频:抗日剧中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飞刀杀敌的镜头)。

  平时看抗日剧,喜欢类似这样的情节吗?

  看来,我们得深刻地探讨一下。怎么分析问题才能深刻呢?让我们到文本中去寻找启发。

  【感知层次】

  一、析理方法

  1、生读文本总结。

  (小组代表到黑板前板书)其他同学探讨这四种方法的具体阐述。

  要点参考:以小见大比较鉴赏由表及里探究因果

  2、你自己还有想得深刻的方法吗?

  重点补充:辩证分析

  3、运用总结出的方法分析时下抗日剧的“戏说”现象。

  抗日剧的“戏说”现象

  (1)电视剧《抗日奇侠》中,不但有如何用鹰爪功、绣花针、绵沙掌、金钟罩和铁砂掌对抗鬼子,更有主人公大鹏徒手将一名日军撕成两半的神功。2019年创北京台收视奇迹的《永不磨灭的番号》里,孙成海营长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把一架日本飞机打下来。在另一部抗战大戏《利箭行动》中,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

  二次备课

  近日热播的抗日剧《箭在弦上》,抗日女侠一开始遭到日本兵的围攻,寡不敌众惨遭xx,接着从地上跃起,抽出弓,搭上箭,每一发都有三枝箭,箭无虚发,一众日本兵和汉奸纷纷被射倒。

  (2)这类“戏说”之抗日剧给这个链条上所有人都带来了财富和希望。

  首先,投资方直接从播出平台上获益。贵州卫视表示,由于收视率有保证,抗日剧每年都是其购买的首选。

  有“手撕鬼子”情节的《抗日奇侠》走红后,在山西、江苏、广东、北京都成为收视冠军。《抗日奇侠》二期的发行价达到了一集200万元的高价,实现了利润翻倍。

  此种抗日剧也催生出了一批身价暴涨的“抗战明星”。演完《永不磨灭的番号》后,主演黄海波身价高升,单集片酬已超10万元;《向着炮火前进》播出后,吴奇隆的身价也涨到50万一集。

  抗日剧的红火,场地提供者——北京横店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仅2019年上半年,横店入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97亿元,同比猛增了1。4倍。

  2019年,横店旅游人数达到1080万人次。横店影视城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区。

  【感受层次】

  缘事析理:(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集中用一种方法分析,组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观点,力争提出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由发言,进行鼓励引导。)

  要点参考:

  以小见大:

  ①这种抗日剧将残酷的战争戏剧化,对于整个需要接受正确战争观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也会引发对于战争的错误认识和感知。

  ②电视剧本身的效果除了追求收视率之外,也承载着对于国民的教育功能,以如此娱乐化的方式去呈现残酷的战争,会使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将一场民族劫难看成一出险象环生的游戏,看不到一个民族被侵略、被蹂躏、被迫反抗的悲壮。

  由表及里:

  “戏说”抗日剧过分娱乐化、商业化,其实是对历史事实和观众的不负责任。

  比较鉴赏:

  抗日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远,“万人坑”可以为建筑商让道,烈士陵园也可以变成别墅区小公园。民族之痛逐渐在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下变得漠然甚至忘却,人们已经难以拍出《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那样的优秀抗战电影,也难以拍出《铁道游击队》那样的新电影。脂粉队组成了抗日主体,“十二钗”演绎的也远远脱离了当时的现实,没有雷死人,只有死雷人,这就是责任感缺失、利益驱使下抗日剧的恶性循环。

  探究因果:

  ①商业化被置于首位。从演员、编剧再到导演,他们都把追求票房当做终极目标,很少考虑抗战剧究竟会带来怎样的价值导向。

  二次备课

  ②社会责任感缺失

  ③高收视率源于部分观众有限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辩证分析:

  ①电视剧作为影视作品确实离不开艺术加工,但遵循历史是一条必备的准则。在不违背历史逻辑、不改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影视作品可以有诸多创新。

  ②这些抗战剧也是走市场路线要冲收视的,那么添加吸引收视的元素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需把握好尺度,能做到寓教于乐最好。

  (过渡:多么深刻地分析,多么睿智的思想!想不想把这种风采展现在我们的写作中?让我们先探究一下具体写法!)

  二、写法探究

  根据《郭沫若的成绩单一文》,结合缘事析理的那些方法,讨论一下如何写得深刻?

  总结过渡:我们发现,写法基本和想法一致,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想得深刻,自然就会写得深刻。那我们就试试,来看大屏幕(展示图片:节假日高速路堵车、景点游人爆满、垃圾遍地)

  【感悟层次】

  一、学以致用

  近几年,每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高速路堵车现象蔚为壮观,长长的车“龙”见首不见尾,有时一睹就是十几小时;各大景点游人爆满,摩肩接踵,你挨我挤,垃圾遍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你是下列栏目的主持人,关于“假日旅游现象”,你怎么发表自己的见解?(任选其一,不少于200字。)

  1、经济半小时

  2、人与自然

  3、道德观察

  4、时尚透视

  5、理性生活

  6、社会观察

  7、文明中华行

  【布置作业】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写得深刻。

  【板书设计】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以小见大比较鉴赏

  由表及里探究因果

  辩证分析假设分析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作文   单元作文   高中   第五册   第一单元   2400字   深刻   以小见大   由表及里   方法   日本   写法   因果   单元   高中语文   层次   观众   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