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小学生作文减压松绑

  --

  中小学生害怕作文、厌烦作文、写不好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定位不准,期望过高,限制太死,造成中小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如何改革?我想关键在于营造宽松环境,减轻心理负担,使作文回归

  到自主、自发、自动、自然的状态。

  一、降低过高要求

  中小学生作文的要求应该定多高?中小学生的作文,是一个长达

  十多年的学习过程,在这漫长的习作过程中训练思维,借鉴方法,逐

  步领悟规律,培养语感,养成良好习惯。既然是“习作”,就不必追

  求完美,也不应求全责备,每次作文只要比他自己原来的水平有所提

  高,就应受到鼓励。

  实际上,人们对中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远远高出现行教学大纲。在

  评阅高考作文试卷时,往往用课文或报刊文章的标准来求全责备;在

  评阅中考作文试卷时,常用对高中生的要求来吹毛求疵,因此进入

  “一类卷”的作文少得可怜,折合分达到90以上的几乎是空白。

  二、减轻心理压力

  当前中小学生作文的“负担”重在心理,所以在初学作文、平时

  练习和升学之前,都要减轻中小学生作文的心理压力。

  提倡“我手写我口”。小学生识字读书之后,把说的话写下来就

  是作文。应当指出,在社会生活中,书面语和口语各有特点,许多场

  合要求使用书面语而不能用口语,但学生的习作尤其是小学生初学作

  文,不必那么一本正经,应该允许怎么说就怎么写,或者干脆叫“写

  话”,以打破对写作的神秘感。

  允许有模仿的过程。众所周知,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

  化用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而来,梁衡也曾举例说:王勃的“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从瘐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改造而来。因为他改造得好,所以人们反把前人的

  句子忘掉了。伟大如领袖者都可以化用前人诗句,中小学生为什么不

  可以模仿?模仿得惟妙惟肖,就是一种再创造。当然,模仿不是抄袭,

  二者的界限要划清。初学作文时可以从模仿起步,但不能停留于模仿,

  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走向创造。

  三、营造宽松环境

  文学创作、学术探讨、新闻报导都需要宽松的环境,中小学生作

  文更应放宽限制,营造一个能发挥创造性、写“放胆文”的宽松环境。

  首先是课堂作文环境。应该允许学生不写命题作文,或允许“欠

  账”。鲁迅谈及写作经验还说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何况学生?每次

  作文,可以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选择,允许学生自拟题目、自选题材。

  实在写不出,还允许“欠账”,事后另写别的作文补偿。

  其次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应该有浓郁的文化气氛,有可浏览的

  报刊,可借阅的书籍,随处可见格言警句和诗词名句。还可开辟专栏

  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三是作文考试环境。目前的作文试题,出于减少评分误差的考

  虑,限制太多。有的中考题从中心思想、文章体裁、取材范围、事例

  的类型和数量、表达方式、语言、重点、详略、条理、结构等十多个

  方面作种种限制,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提了360字的要求,实在难为

  学生。1999年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放宽限制,佳作就脱颖而

  出。

  最后是社会人文环境。敢想敢说、有棱有角本是孩子的天性,但

  成人们已变得随波逐流,磨得圆滑世故。家长说着“报纸调”、“社

  论腔”,孩子能“说真话吗”?教师照本宣科,不敢越“教参”一步,

  学生的创造性从何而来?

  减压、松绑,放宽限制,优化环境,让学生多一点作文的自主权,

  自决权,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才有可能自然地流露出来,化为清新的

  文字。

  (作者单位: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作文教改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作文   教学   1500字   中小学   求全责备   书面语   雄鸡   习作   宽松   中小学生   环境   心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