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遵循心理规律 提高儿童作文材料的捕获能力

  乙:作文教学心理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知觉。观察是儿童从生活中捕获作文材料的最基本的途径。我们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遵循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规律,精心设计教学,通过科学训练,不断提高儿童对生活的捕获能力。

  (一)教育儿童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

  甲:提高儿童对生活的捕获能力,首要的是要教育他们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

  关于这一点,我想先介绍一个作文教学片断。

  课堂实况 片断一

  甲:秦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作文实际、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生“作文”与教学生“做人”紧紧地联系起来,“教文”着眼于“育人”,不“就文论文”,这个境界是很高的。

  从作文角度说,也只有像秦老师这样密切联系实际,教育儿童对生活满怀激情,积极参与,对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兴致勃勃地去观察体验,才能从多方面认识生活,获得作文材料。

  乙:秦玉兰老师不仅在课堂中教育学生,而且总是用自己对生活、对事业的深厚的爱去激发学生由衷的爱。30多年来,她努力创造条件把学生带到自然中去欣赏、感受,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祖国的深情;她采用访问、参观等方式引导儿童到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充满情感,激荡振奋,富于同情的品质。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这样,五彩缤纷的生活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儿童提供有真切感受的、形象鲜明的作文材料。

  (二)引导儿童把知觉发展为观察

  甲:第一,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引导儿童把一般知觉发展成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

  小学阶段儿童观察时的目的性、系统性仍较差,情绪和兴趣在观察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向儿童提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要求,以提高他们的知觉水平,培养捕获作文材料的能力。

  乙:有这么一节低年级的说话课倒是挺有特色的。执教的丁老师一上课就以一则自编的谜语激起儿童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引导他们开始进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说话活动。

  课堂实况  片断二

  乙: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丁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儿童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时,不是教师先规定好某一种顺序,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和目的,自己尝试着确定观察顺序,而后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这对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观察能力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甲:您的分析使人很受启发。在这方面,我们教师的任务就应是努力使儿童的知觉不断发展成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有计划的、能够有意坚持的心理活动。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察报告,课堂素描,学习考察等训练方式,努力调动儿童的经验积累;引导儿童在观察中学习捕捉事物的特征。

  此外,在提高儿童对生活的捕捉力的训练中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

  第二,训练儿童在知觉、观察时尽可能有较多的感官参与活动。

  (三)训练儿童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乙:这一点确实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观察、知觉跟儿童的聪明才智、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想认识有着极密切的联系,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儿童的眼、耳、鼻、舌、身五种官能。

  袁老师在前面分析心理过程时说过,知觉是主体利用各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及时整理加工,结合叠印成事物的完整映象的结果。一般说来,客观事物是完整统一的,而人的各种感官只能反映

  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儿童对各种官能进行锻炼。

  甲:说到这一点,我想起了林力平老师前几天上的一堂课。她以“学挑西瓜”为课题,引导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

  课堂实况  片断三

  乙:这节课真是别具一格。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地看,轻轻地敲,凝神地听,高高兴兴地尝,一个个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感受。在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西瓜的时候,林力平老师又要求他们边吃边把看到的、听到的,连起来想想问问自己会不会挑西瓜了。这不仅巩固了各种感受,而且促进了大脑对各种感官所提供的信息的综合。你看,那个小女孩一边吃一边回答老师的问题,侃侃而谈,情浓味足,多么自信。

  甲:当然,孩子们的认识还是很粗浅的,但林力平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却具有心理学的意义。生理实验指出,大脑神经对各种不同信息都是定位贮存的。两条不同渠道单独传来的阈下信息不能引起回忆,但如果把这两条信息同时输人则可以引起神经元的明显的记忆反应。人脑的神经元虽各有分工,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轴散与聚合等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多渠道的刺激,使这种轴散与聚合形成的细胞群增大,不仅贮存信息量加大,而且有利于变零散为整体,变抽象为直观,全面感知与理解事物,从而有效地提高认识效果。

  乙:正因为这样,在我们的教学中就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训练儿童在知觉、观察中,调动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使他们逐步做到能广泛地、灵敏地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大脑中具有一个情、声、色、味、形俱全的立体的客观世界,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作文材料库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作文   小学   指导   2000字   儿童   材料   目的   这一点   感官   片断   知觉   西瓜   顺序   规律   能力   老师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