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

  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勤学不怠,锲而不舍,有忍耐力,有不畏艰苦,不怕困难挫折 的精神。

  写作角度 1 树立恒心。 2 恒心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的重要条件。 3 缺乏恒心难以成才。 4 恒心来自于远大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5 有恒要有不怕困难挫折的精神。 〖BT3〗名言 1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JY〗——司汤达 2 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J Y〗——毛泽东 3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JY〗——杨振宁 4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JY〗——佩思 5 重复是学习之母。〖JY〗——狄慈根 6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JY〗——德国谚语 7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JY 〗——贝多芬 8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JY〗——郭沫若 9 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JY〗——张九功 10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JY〗——冯子咸 11 进锐退速。〖JY〗——孟珂《孟子》 1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JY〗——孔丘《论语·学而》 13 欲速而不达。〖JY〗——孔丘《论语》 14 木锯石断,水滴石穿。〖JY〗—— 15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JY〗——蔡锷 16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JY〗——金樱《格言联壁》 17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俊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驾 ,马行一日为一驾。〖JY〗——先秦《荀子·劝学》 18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JY〗——毛泽东 〖BT3〗事例 罗蒙诺索夫勤学成才 俄国科学家之父罗蒙诺索夫从童年起就勤奋好学,经常向邻居 学习写字和借阅书籍,学到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1730年,19岁的罗蒙诺索夫怀着对 知识的强烈渴望偷偷地来到了首都莫斯科。他冒充贵族子弟,考进了一间普通大学,学院里 没有学生宿舍,他只好在一个官吏家里租了个住处,以替主人劈柴火、干杂活来抵除部分房 租。整个大学生活,他几乎都在勒紧裤带中度过。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张海迪砺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高位严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但她不因残疾而气 馁,20多年来,他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 了针灸,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常人都很难取得的成就。 田中角荣力纠口吃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两岁时害了病成了口吃,常因此受人嘲笑。 他发誓要改掉口吃毛病。为此,他经常一个人进入深山,一会儿朗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 叫喊,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纠正口吃的毛病。班内排练文艺节目,他争当主角,通过背台词 来磨练自己。终于让他战胜了口吃的毛病。 成就与汗水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 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物,最后写成了中国医 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呖血,花了40年时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写出了《物种起源》。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的矿石中提取了几克的镭。 我国当代天文学家段元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观察天象风云、终于用肉眼发现了新 星。 高士其基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一个装有培养脑炎病毒 的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身体致残。他忍病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 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 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一百多 万字的作品。他说:“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蒲松龄写 《聊斋志异》清代《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中不了举人,只得教蒙馆为 生,但他勤奋写作,终于写出在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的短篇小说集来。 西部歌王王洛宾 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中。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 的态度,栖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收集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近千首西部民歌 ,受到人们的盛赞。 汤展中的脚书 广西蒙山县西河镇西河中学初三学生汤展中,从小没有双手,吃饭洗 涮、写字——都是用脚代手进行的,但他凭着惊人的意志,刻苦学习书法艺术。他的脚书和 口书作品被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吟咏新风》杂志、香港《创星日报》等发表。1993年7月2 1日内陆作为首届肯德基杯“”中国“残疾少年儿童成才奖”最佳奖十位获得者之一,出席 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 徐霞客探险 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为了探讨祖国的山川风貌,从22岁起,走出书斋 ,从事实地考察。徐霞客一生野外考察34年,曾三次遇险、四次断粮。他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写成了驰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记》。 磨杵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课。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一 个老太婆在溪边磨杵。李白觉得奇怪,就问:“姥姥,你磨这铁杵干什么啊?老太婆说:我 要把它磨成针呀。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听了,很受触动,从此发愤学习,终 于取得极大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作文   素材   2300字   恒心   聊斋志异   驽马   田中角荣   骐骥   论语   苦功   李白   会儿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