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汉芯一号”骗取11亿,致中国芯片迟滞20年,深扒陈进的真面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06年,一篇来自清华的匿名帖子,揭露了一个惊天骗局,时任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竟骗取国家科研经费高达11亿!

回看“汉芯一号”造假事件,曾经万众瞩目的“长江学者”,究竟是如何被揪出欺世盗名之真面目,中国科研界又是怎样被他迟滞影响了20年的?

震惊全国的“民族英雄”

2003年3月26日,上海锦江小礼堂,一场新闻发布会正蓄势待发,现场大大小小上百个国内外媒体,长枪短炮层层叠叠,都在紧张地期待着发布会启动的时刻。

为何媒体会如此激动?因为这场发布会的规格实在是太高了。

上海市市委办公厅主办,上海市新闻办公室牵头主持,时任国家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亲自出席,而发布会核心内容,则直接涉及当时中国最重要的863科研计划,涉及中国科研界最高峰的尖端芯片产业。

没有让媒体们等太久,一个身着西装的年轻人,也就是当时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的院长陈进,走入了演讲台,怀抱着一个密封的芯片样品,骄傲地向现场所有媒体和与会人员表示——“汉芯一号”已研发且试生产成功!

据陈进介绍,目前已经下线十枚样品的“汉芯一号”,依托180纳米制程工艺生产,集成250万个元件,具备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运算能力突破两亿次,远超同时期的因特尔,直追当时还是微电子行业霸主的IBM,达到世界领先水准。

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哗然,要知道中国此前受制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在这一领域起步晚了足足半个世纪,本就没有相应的工业与学科基础。

同时期哪怕是美国最尖端的千人团队,都需要付出两年以上的时间不断试错研究,但陈进本人主导的“汉芯”研发计划正式启动才13个月,这点短短的时间,他竟能将中国的芯片研发力量,直接带入世界最高层次?

在场几乎没有人敢相信,陈进也清楚空口无凭的道理,但他早已布置妥当,王阳元、许居衍、邹士昌等十余名院士,均被他通过上海市委的关系请到了发布会,就连“863计划”中集成电路项目的总负责人严晓浪教授也亲临现场,共同参与对“汉芯一号”的现场鉴定。

最终在紧张的气氛中,由十余名国家院士组成的鉴定组,对着上百家国内外媒体宣布——“汉芯一号”确信研制成功,其性能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从那一天开始,陈进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科研名人,而他的履历也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

陈进出身福建普通家庭的他,在那个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年代,跨越重重困难考入了同济大学,并在此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1994年考入了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进入了最顶尖的计算机专业并最终拿下了计算机工程学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他立刻获得了摩托罗拉伸出的橄榄枝,进入摩托罗拉的研发部门担任高级主任工程师,不到两年又被世界第一的计算机企业IBM高价挖角,担任芯片设计经理, 在职期间还屡屡获奖,被评为最佳员工,履历堪称辉煌。

本能在美国享受百万年薪的他,在2000年听说了国家决定发力芯片产业的计划后,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买上一张机票踏上了归国路,向上海交大递交求职简历,申请参与微电子学院的建设计划,靠自己的力量撑起了一个新的专业,并在这之后带领学生攻坚“汉芯计划”。

当时正是国家步入信息时代的初期,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尖端芯片领域的突破所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当年的两弹一星,而陈进的这段“海外高材生归国投身建设”的经历,更是让大家直接将他视为了邓稼先、钱学森那般的爱国科学家,就连国家也授予了他“长江学者”的荣誉。

可以说,2003年3月26日之后,“汉芯”也成了科研界与商界最为炙手可热的项目,无数简历飞向上海交大,无数青年英杰想要参与其中,海量的电话轰炸着陈进的手机,无论国企私企,哪怕是国资委,都想参与投资研发。

陈进自那一天起,风光无二,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谎言被戳穿

2006年1月17日,一个匿名发帖人在清华大学的内部BBS上,发布了一篇名为《触目惊心的汉芯黑幕》的文章。

文章揭露称“汉芯一号”弄虚作假,是陈进购买摩托罗拉芯片后,伪造标识制造而成的虚假科研成果,而由陈进领导的汉芯科技公司利用国家支持,在三年内已骗取经费过亿!

当时的网络并不发达,但由于文章的内容过于震撼,又是发布在清华大学这一国内顶级学府的BBS上,所以很快,相关的消息便通过清华学子扩散到了整个中国科研圈中,随后被媒体公之于众,引起了全社会的讨论。

很快,陈进就亲自出面接受采访,称已经在搜集证据准备起诉逮捕造谣者,很快会召开发布会正式回应网络谣言,由于先前他在大众眼中的形象颇为正面,因此大部分人都相信了他,静待他本人和汉芯科技公司的官方回应。

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再也没了音讯,陈进本人,人间蒸发。

发现事态异常后,科技部与教育部协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了调查组,开始彻查“汉芯”项目以及陈进本人,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陈进身上的猫腻儿,还不仅仅只有那篇文章所说的那么简单。

首先,陈进的履历从学历开始就是假的,他确实考入了德州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但它其实取了巧,选择了相对简单的科目,硕博期间专攻电路故障的模拟测试,根本没有接触过芯片设计。

既然都没有学过芯片设计,那陈进“高级主任工程师”和“芯片设计经理”的工作经历自然也是假的,据事后调查组挖掘,陈进仅仅是通过校招渠道,进入摩托罗拉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测试员,IBM方面则回应称从未聘用过他。

当初,陈进探听到国家准备发力芯片产业的消息后,紧急学了一个月的模拟电路,以熟悉中国市场环境的理由向摩托罗拉申请,随后转调到苏州的摩托罗拉子公司,在工作之余向上海交大提交了伪造的简历,若是浑水摸鱼不成功,他还准备继续呆在摩托罗拉。

只可惜当时信息查询难度大,国际背景调查难度巨大,求贤若渴的上海交大在筛选过后竟完全相信了他编造的履历而聘用了他。

其实上海交大最初所报的期望不大,当时中国的芯片产业还在蹒跚学步,国家原是准备通过四年的努力,先培养一批专业学生,再循序渐进踏入设计与生产。

但是陈进本人所图甚大,为了在研究院乃至整个上海的学界中打出话语权,他打包票要在一年内出成果,并在2002年重返美国,联系自己的老同事,盗取了DSP56800E原型芯片的源码和架构图,并在回国后立即联系中芯国际,试生产了汉芯一号的原型芯片,并凭借着这份“突破”,升任了副院长。

不过,一个难题摆在了陈进面前,因为他偷到的源码和架构图并不完整,因此试生产的原型版本,空有理论性能,却无法实际运行。

当时“汉芯”项目才立项不到一年,他的团队中99%是原先调拨给他学习的学生,整个团队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研发能力,但成果已经上报了国家,若接下来的审核无法通过,那他必将原形毕露。

最终,为了圆上一个谎言,他撒了更多的谎,他让亲戚从国外渠道购买了十颗DSP56858型芯片成品,召开了那场震惊世界的发布会。

事件余波

有人可能会好奇,当时十余名院士参与鉴定,为什么没有发现猫腻呢?

其实很简单,说到底,陈进提交检验的芯片就是摩托罗拉的成熟产品,自然是能稳定运行的,相比国内当时刚起步的产品也确实远远领先,而院士们也无从知晓这款还未进入中国市场的芯片的真实底细,自然发现不了问题。

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一块架构全新,代码全新的高性能新芯片。

靠着信息差战术成功瞒天过海的陈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汉芯科技公司其实是个皮包公司,“员工”都是他从上海交大拉来的学生,仅用于领导视察时“撑场面”,他在尝到“汉芯”项目的国家拨款甜头后,又陆续诱骗大量资方,展开虚假的合作。

在三年时间里,他向国家申报了四十余个项目,骗取拨款总额超过了11亿人民币,远比揭露文章中所写的还要夸张。

在真相被揭露后,汉芯公司被取缔,陈进本人被取消了所有的头衔与职务,并在国家的制裁下吐出了所有侵吞的拨款,看似尘埃落定,但汉芯事件的影响却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

中国的科研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的拨款审核难度,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

从好的一面来看,这确实大大减少了被虚假成果骗取拨款的概率,但另一方面,高审核门槛的政策,也导致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常年受经费紧张的问题所影响,时至今日,许多科研工作者须自己出钱补贴项目的情况已几乎成了常态。

如果说学术上的影响还勉强算是有好有坏的话,汉芯事件对芯片产业的影响则是纯粹的毁灭性打击。

“汉芯一号”造假事件几乎完全击碎了当时整个芯片研究领域的信用,也让国家暂缓了对产业发展的支持。

中国的芯片产业,在商业民用领域,自2006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国内资方的认可与支持,没有资金进入,自然根本支撑不起最基础的研发投入,更做不到良性发展。

而在国家主导的领域,芯片压法逐渐变成了“专项研究”,基本只集中于航天、航海、军用等国家大型项目的基础需求领域,既缺乏多元化,又难以触及最尖端的技术层面。

中国的芯片产业受此致命一击之后,在本就落后西方国家半个世纪的情况下又迟滞了十年,这一情况直到2016年以后才开始好转,但其积累下的问题始终还无法解决。

时至今日,每年芯片产品仍能占到中国年进口总量的近20%,以填补国内堪称无底洞的需求,每年进口芯片产品进口的总额都在两万亿人民币以上,远比进口石油的花费还要多得多。

陈进所造成的破坏,远不止那11亿人民币的骗款那么简单。

木已成舟,拘泥于过去的惨痛教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今天,中国的微电子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近年来麒麟、海思、长江储存,群雄并起,多领域、全方位地在赛道上冲锋着,追赶着。

失败并不可怕,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我们永远有着再站起来,并一路走下去的顽强精神。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中国   芯片   摩托罗拉   上海交大   微电子   真面目   发布会   科研   产业   项目   国家   陈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