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一响之手表

作者:方成

上回看到一张橱窗里展出自行车的老照片,便写了些回忆那二年自行车的文字,本来标题为“老自行车”,但觉得不巴适,便改为“老照片中三转一响之自行车”。后来一熟人问我:“下盘要写缝纫机哇?”

这一问倒点醒了我,因为与手表有些故事,于是便成就了这篇文字。

说起手表,在上世纪50年代,与自行车一样,绝对是奢侈品。

市民要晓得时间,多半要靠太阳;四个城门洞才挂有时钟。四门城墙上,抗战时安装的警报器被保留下来,用来报时,但只报中午。直到50年代中、后期,中午时分,还会放警报(市民称“盎哨”)。 那时,华西坝(四川医学院)的老师,才买得起手表、自行车,对工农阶级而言只是梦想。

那时,虽然国内也在试制手表,但不能量产。市售的手表,都是进口货;像欧米加、西马等一、二类表,单价三佰 五佰元人民币,没几个人玩得起。通常只能考虑三到五类的瑞士表。


例如三类表的罗马、梅花,定价290元;四类表的英纳格、瓦斯针,定价260元;五类表的百浪多之类,定价240元。

1958年4月23日,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一一地方国营上海手表厂正式建厂,7月,推出A581型上海牌机械手表,17钻(有17颗钻石轴承)开始量产,单价120元。

我姐1964年成为教师,有了固定收入,后来才攒钱买了一只上海手表。 我1964年考入大学时,全班31个同学,只有一人有手表,于是“x代表”就成了他的Y名,一直喊到现在。

其实在学校,也不需要看时间,早起、晚睡、上课、三餐都有校园广播提醒。

我在大学混了6年,1970年离开学校分配到苏北,临行前,我姐将她的上海手表给我戴上。

但是,我正二八经地戴上这只表,却是三年以后了。

一是我家从大到小,历来低调做人,不喜张扬,更不好面子。二是那二年,大多数人都还在为温饱努力,我去工作的地方,是贫穷的苏北地区,我不想因为多只手表而显得与众不同。于是,手表一直躺在装衣服的木箱里。

当年除了上海手表厂,还有1959年成立的南京手表厂。1959-1960年曾研制生产五钻鐘山表;但直到1974年才生产定型了九钻钟山表,量产上市,单价36元。那时中专毕业生每月工资36元。

亲民的价格使许多工人实现戴手表的梦想。与我同年分配到苏北的一个安徽农学院学生,叫我陪同去县百货公司买表,接过售货员递给的上海表,这位同学拿着表的双手不停颤抖,毕竟,还是要120元、三个月工资哦!

在大众都戴表的背景下,我才在一次回成都探亲、返回苏北时把手表戴起亮像。

1975年出差上海,看到有换表壳的铺子,于是花六元钱,把表芯取出来,换成一个男表的外壳,表盘也大些(更洋盘些)。

前不久,把这个上海表和旧表壳翻了出来,上下条,还能走。心想要不要把表芯换回旧表壳,还“古董”些?

改革开放的80年代末,出差广州,在夜市地摊花10元钱,买了只走私电子表,表盘上画只鹰,也不晓得啥牌子。电子表不上条,走时准,从此再也没有戴过机械表。

再后来,有了手机,走哪里都带着;能看到时间的地方也多,小小的酒店前台墙上,都要挂四、五个钟,各人就啥表也不带了。

以为手表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座钟、大哥大一样。

结果,复古之风吹来,戴手表出行的人又多起来。但直到有一天,一个官员开会的视频曝光,因为戴的江诗丹顿高档表遭大家看到啰,引爆了贪腐炸弹……才晓得有伙人戴的是十几万元的高档表,成功人士啊!

想起来,贪腐来的手表,与偷来的有何区别,还公然戴出来招搖过市。当年我自己的手表,反倒像做贼一样,藏起来不戴。是不是都有些荒唐?

戴江诗丹顿表,应该不是贪腐份子的标志?

不过,手表戴得不对确实有危险。维基解密公布的关于关塔那摩监狱的秘密文件揭露,美军曾将F-91W和A-159W等型号卡西欧手表当作恐怖分子的标志,因为“基地”组织将这种手表用作引爆炸弹的计时器。这些标有“秘密”或者“对外国保密”字样的文件显示,被关押在关塔纳摩的780多名恐怖疑犯中,有150多人是无罪的,只是因为佩戴了卡西欧手表就被锁定为嫌疑目标。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 贪腐份子被抓到啰,就变成非成功人士了。

我等小小老百姓,低调才是本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苏北   卡西欧   手表   表盘   表壳   电子表   年成   单价   上海   自行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