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二审仍被判无罪,赢了官司却输了前途,究竟做错了什么?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文|泼泼

编|泼泼

前言

一则"央视主持人朱军性骚扰实习生"的爆料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尘埃落定,双方打了近两年的官司,最终最高法院二审判决朱军无罪,弦子的诉讼请求被全部驳回。

这无疑是朱军的一场重大胜利,但在这场因一张模糊照片引发的官司之后,朱军的事业已陷入无可救药的狼狈境地。甚至可以说,他曾经引以为豪的"艺术人生"主持生涯,此刻几乎等同于一句空话。

风云突变,人生骤然走入黑暗

追忆往事

当年的朱军,可谓是央视台的一颗明星,主持的《艺术人生》节目家喻户晓,一度成为收视高峰。凭借真诚阳光的形象和独特的视角,朱军为观众呈现了许多艺术家的精彩故事,成为文化节目主持人的佼佼者。

因一个名为"弦子"的实习生爆料,指控朱军曾对其实施过不当行为并拍下了一些照片,这才引发了后来这一轮的事件风波。虽然在随后的法律诉讼中,检方认为弦子提供的证据不足,一审和二审都判决朱军无罪。在一张模糊照片公之于众之后,朱军的形象和事业立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当时舆论如燎原野火,各种质疑和谩骂如狂风骤雨般袭来。"下半身最不干净的人""披着羊皮的狼"这样的评论铺天盖地。作为公众人物,朱军一夜之间从万人景仰的艺术大师,变成了舆论的靶子和耻辱柱。

可怕的是,即使法院最终宣判了他无罪,但在4年里,朱军所承受的打击却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朱军的主持生涯彻底停摆了。作为涉嫌性骚扰的对象,不管最终是否无罪,朱军都失去了再次主持重要节目的资格。2019年的央视春晚,朱军这位多年的主持大将首次缺阵,整整五年都未能重返这个顶级舞台。而且,央视也彻底解除了与他的一切主持合同。

朱军在这几年间完全成了舆论的靶子。各种负面新闻和报道不断涌现,朱军也无力回击和辩护。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上,他一度成了道德败坏的代名词。朱军这几年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作为一名原本收入可观的主持人,现在他所有的经济来源都被切断了。听闻一度陷入了经济困境,只能靠亲友接济。

最可悲的是朱军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彻底失去了舞台和发言权,即便身在米中更甚于身在束缚。朱军的曾经的荣光,就这样在舆论的洪流中被一点点冲刷殆尽。

至于4年后的那个无罪判决,对朱军的职业生涯来说,实在来得太晚太晚了。

二次机会获重生,但扎根已是奢望

等到最高法院终于还给朱军一个公道,判决朱军无罪,弦子更是要赔偿他100万人民币的时候,朱军已经在事业的道路上退到了起跑线。作为一个60岁的中老年人,在事业中重新开始,已经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更别说之前朱军还遭受了那样的重创,名声和人脉都付之一炬。

我们不得不直视残酷的现实:尽管朱军从法律层面获得了无罪判决,但是在社会舆论上,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他其实仍然背负着"有嫌疑"的污名。一张模糊的照片,就足以让曾经的清白形象蒙上永久的阴影。

这只是个缩影。相比之下,朱军更大的难题是,要如何重建已经彻底崩塌的人脉关系和行业地位。如此一来,他要扎根行业内部,重新站稳脚跟,恐怕就要异常艰难了。

从表面上看,朱军的事业似乎有了重生的曙光。但如果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他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天花板,要重回当年主持《艺术人生》的高光时刻,这在现状下无疑是一个奢望。

至于还会不会有什么突发状况或反转,我们拭目以待。

人生机遇往往只有一次

对公众人物来说,声誉和事业往往都是一次性的。一旦失去,要再次重拾往日的辉煌就变得异常艰难。

在朱军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规律的印证。尽管他最终在法律层面赢得了胜利,但曾经的一纸红颜已然失守,他的形象和从业状态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如今重新开始,不啻是一种重生。

这是否就意味着,公众人物一旦在道德层面走错一步,就注定会一了百了?未尝不可。尤其是像朱军这样曾经树立过极佳形象的明星级艺人,一旦出现"污点",恐怕就已然伤筋动骨,再难回天。

原因有三:其一,公众人物的形象基本取决于大众的主观认知。一旦在主观印象中留下阴影,即使最终被判无罪,这个阴影也很难完全驱散;

其二,公众人物从业环境特殊,需要维系各种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网,一旦失去这个网,就将陷入事业停滞乃至没落的困境;

其三,大众总是希望公众人物保持一种纯净的道德形象,一旦出现裂缝就极难获得原谅。有人戏称,"普通人可以犯错,但艺人就不行,因为我们把他们当神仰望"。

这就是公众人物如朱军面临的人生困境,一旦跌落云端,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这种状况更加典型和普遍。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让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快捷,给予每个人更多的发声权。

与此同时,它也放大了道听途说、跟风炒作等负面影响。在朱军这个事件中,舆论的力量就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当年,朱军受到指控后,许多激进的网民就直接判定了他的"罪行"。随后出现了大量人肉挖掘、谩骂、侮辱等行为。

当时舆论场就像一个凶猛的洪流,朱军的事业和声誉直接沦陷其中。即使事后朱军被法院宣判无罪,但舆论的负面影响却无法完全抹去。人们对他曾经疑云的直观印象依然存在,这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职业发展。

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舆论的力量有时已经远超过法律了。很多案件即使在司法层面判了无罪,但承受舆论的惩罚却可能更加沉重,影响更加长远。

这种"网络私刑"极易伤害一个人的声誉和精神,而且后患无穷。纵使主角最后被判无罪,但曾经遭受的伤害却难以弥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弦子   无罪   最高法院   判决   官司   舆论   层面   前途   公众   形象   事业   人物   朱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